G4:E教山东·课堂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6期 总第5797期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6期  下一期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生动鲜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辛集小学 王星 发布日期:2019-10-28 14:58:48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音、形、像等多种外部刺激,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辅助手段多样化,给学生创造更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课程资源,让课堂教学生动多姿。例如,在讲授《走进家乡——周村》一课时,我没有给学生进行任何讲解,而是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自己通过浏览“周村区人民政府网”和“周村古商城网”了解周村的概况、历史、特产、文化旅游等,最后小组进行汇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打破传统课堂局限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利用笔画变形突破字形教学中的难点。如《狼和小羊》一课有个生字“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书写时往往把上面的“羊”写成两横,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把学生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做成动画,灰太狼装着善良的样子,实际上是想吃喜羊羊。“善”的上面是只羊,其中的点、撇看成是灰太狼的眼睛,灰太狼瞪着眼睛,张着大嘴想吃喜羊羊,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记了。
 

借助动画形象突破字义教学中的难点。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6》时,有句话是“一畦秧苗”,学生不知道“畦”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借助动画,使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动作结合起来,达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双向交互作用,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借助多媒体突破课文内容的难点。又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代的历史,距离出生在21世纪的学生们很遥远,所以相对来说学生难以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这对我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像资源,让学生形象地看到缺水的情景,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不仅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这样,学生会很容易体会到“沙洲坝人民喝水的困难”和“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的不易”,从而明白“饮水思源”的道理。
 

再如,《火车的故事》一课,介绍的是火车种类的常识,分别介绍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这篇课文,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补充,才能提升其趣味性,否则便会十分枯燥乏味。于是,我找了有关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磁悬浮火车的短片,丰富了课文所介绍的几种火车的形象,并让学生体验了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轻松地了解火车的几种类型及发展历史。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这正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创设乐学的情境。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直观演示指导学生看画面、看动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四、渲染气氛,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理解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入神”,也就是情感同化。教学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后,在思想和情感上达到与文章的“神”的统一,亦即为情操的陶冶,也只有学生的“心”与文章的“神”得到沟通——被同化,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我们知道许多文章内蕴深刻,情感深沉,意境深邃。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心神都投入到文章特定的氛围情趣之中,才能体味到文章的深层意义,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应用电教媒体就能很容易起到效果。
 

例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这是一篇文包诗,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语言朴实,意境纯美,不管是“文”还是“诗”,处处都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和游子的感恩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屏幕显示白发苍苍、身体伛偻的母亲,营造浓厚的情感。“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在理解这句话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油灯的昏暗,母亲花白的头发,针脚的细密,体会母亲盼儿子早点归来的心情,感受母亲对孩子那无声无息的爱。
 

这时候我问学生看到母亲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
 

 有的学生说:“妈妈,您辛苦了!”有的说:“妈妈,您早点休息吧!”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学生朗读起来感情投入,真地走进课文的意境中。
 

我反问道:“那么此时此刻,母亲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们议论纷纷道:“妈妈在担心孩子会不会挨饿,会不会挨冻?会不会生病?担心孩子在外是否安全?妈妈在心里为孩子祈祷,让孩子在外面平平安安……”
 

学生们仿佛走进了孟郊母亲的心里,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得体会母亲的心理,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只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拨动他们心里那根情弦罢了。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适时使用,那么它就能以其“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的课堂优势让语文课教学魅力无穷,生动多姿。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要注重从实效出发,加强师生互动,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恰到好处,起到最佳效果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变得生动鲜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