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6期 总第5797期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6期  下一期
70 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生了什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伟静 发布日期:2019-10-21 10:34:02

从无到有,教育信息化“生根冒芽”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人类便迈入了“信息时代”。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197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0万次的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这是我国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我国计算机研制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夯实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石。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萌芽时期。


电化教育“百舸争流”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大力培训师资。”由此,我国电化教育资源建设正式打开局面。同年,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成立,《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颁布,标志着我国电化教育的正式重启,也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正式起步。
 

据《开创电教新局面》报告,到1982年9月,电教工作开展得比较频繁,并且已经有16000多所学校建立了电教机构。其中高等学校近500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0%;中师300多所,约占全国中师总数的40%;中专开展的比例也较大;中学7000多所,占全国中学总数的7.5%;小学有7000多所,占全国小学总数的0.88%。在这些学校中,学生接受电化教育的课时平均达到总学时的5%左右。另外,在幼儿教育、校外教育中,电化教育也有所开展。
 

虽然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电教发展仍很不平衡,但电教资源的高效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百舸争流,电化教育酝酿着欣欣向荣的新景象,满是生机和希望。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1984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参观微电子技术及应用汇报展览时作出指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自此,“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成为我国计算机教育(主要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方针。
 

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计算机教育由此真正进入了自点而面、自上而下的新的建设阶段。此后,计算机教育不仅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也为中国赶上信息时代奠定了人才基础,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信息高速公路”打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我国相继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产业部,旨在制定战略,统一规划,科学实施,加强管理,加速信息产业发展。
 

1994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中国第一个运行TCP/IP协议的全国性计算机互联网络,由此开始了全面铺设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历程。
 

1995年11月,连接全国100所高校的CERNET提前一年通过验收,中国第一批互联网用户在高校诞生。经过25年的发展,CERNET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网络,为形成现阶段IPv6规模发展提供了产业创新协同平台。现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IPv6用户超过500万,是我国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重大应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试验设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拥有我国上百万的大规模IPv6用户群体,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远程教育“初露端倪”
 

1997年12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原则上明确支持发展远程教育,同时提出要全国规划和协调。网络远程教育正式进入国家统筹发展阶段。
 

1998年,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1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利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正式投入使用;2000年,全国有16个省市的845所院校实行了网上录取,占当年高校总数的82%,网上录取的学生总数达111.7万人,占当年招生计划的54.75%,其中远程异地网上录取30.6万人,实现了网上录取省市数、高校数、学生数都超过半数的“三个过半”工作目标。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再次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地位。

 

奋力进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这些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针与目标,也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国家发展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各时期的教育战略部署,都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到21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步入建设驱动发展期和应用驱动发展期。
 

新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正式启动
 

新世纪之初,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关指导文件发布,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国开展,加速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启动“校校通”工程。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02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六大工程之一,其中对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了进一步规划,包括“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创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开发学校数字化实验与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上共享实验环境”。该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展开。
 

教育信息化蓝图“浮出水面”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十年规划》”),这是我国首个教育信息化长期战略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国部署。
 

《十年规划》中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到2020年,形成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2015年5月,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总书记还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十年规划》正式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会议召开后,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技术与教育走向深度融合
 

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变革成为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内,我国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为核心任务,进入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阶段。以“人人通”为标志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意味着对教与学方式的进一步变革,这是对此前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的进一步深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