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E教河南·校园资讯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5期 总第5792期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5期  下一期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成为全国首家全员“数字化教师”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柳影 张竞昳 发布日期:2019-10-07 09:57:39

本报讯   近日,郑州中学附属小学119名教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数字化教师”考试认证证书。该校由此成为全国第一所全员“数字化教师”学校,将为教育行业数字化起到示范作用。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数字校园建设要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要普遍提高。2019年8月,阿里巴巴钉钉未来校园教育发展峰会郑州站公布“数字化教师”资格认证和培养计划:在全国赋能100万名数字化教师,培养1万名数字化教师带头人,影响1500万个学生,“数字化教师”培养计划首个省级示范区拟落地河南省。


“未来的教师,一定是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思想和工具育人和教学。”在钉钉河南区负责人杜江看来,教育行业数字化的前提是要具备数字化的思想和人才,只有教师具有数字化的思维,才能更快推进教育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数字化人才。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校长华勇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眼界就是学生的眼界,培养数字化人才,首先要让教师具备数字化思维并掌握数字化技术。
 

华勇说:“数字化让校务管理、后勤管理、数据沉淀、家校沟通更简单,将教师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华勇还认为,传统的校园工作流程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资源和素材不能及时记录和整理,事务过程中很多环节无法追溯,整体办公效率也偏低,不靠面对面就无法沟通、协调。如今的郑州中学附属小学,请假调课、值班记录、作业周报、学生考勤、物品领用、总务保修、安全日查、工资报表等工作全部在钉钉上完成,“数字化教师”体系正在通过技术手段以及数字化赋能每一个教师,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拥有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超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