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E教吉林·践行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5期 总第5792期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5期  下一期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创新发展——访长春市朝阳区安民街小学副校长包玉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占雪 张易南 发布日期:2019-10-07 08:25:39

长春市朝阳区安民街小学是一所区属学校,学校领导深知信息技术应用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学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开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以队伍建设为关键点,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安民街小学的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因此,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并不容易。”安民街小学副校长包玉玲介绍说。基于此,学校将教师分层,根据教师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结合“阳光教育”的办学特色,将教师分为初曦型教师、艳阳型教师、暖阳型教师和夕阳型教师。
 

初曦型教师为从教五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学校对他们采取任务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艳阳型教师为各级骨干教师,学校搭建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才能;暖阳型教师是55岁以下的教师,学校对他们采取领着学,学中做,做中反思和提升的工作方法;夕阳型教师为55岁以上的教师,学校要求他们能够使用相对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以优课评选活动为助推剂,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为了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落到实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思想、打磨教学课程。
 

领导重视做保障。领导全程参与教师录课,及时解决问题,促进优课工作的顺利落实。
 

骨干引领做示范。在录课过程中,各个学科骨干教师首先进行录课,为其他教师做示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组内合作做基础。为优质高效地录课,学校对教师进行分组,组内教师进行前期大备课,在备课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个人任务进行独立备课,形成个性化教案。
 

资源共享做后盾。多年来,学校电教部的教师积极收集保存教师的教学资料,在录制优课的时候,学校电教部会列出资料清单,供教师查阅使用。
 

在学校领导的引领和教师的配合下,2018年,学校取得了部级优课5节,省级优课20余节,市级优课50余节的优异成绩。


以创客教育为突破点,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
 

从2018年开始,学校领导立足校情,提出了建设特色学科的工作思路。学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学科特色的突破点,通过积极争取校外资源,为学校的创客教育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包玉玲介绍,学校为了保证每个项目落到实处,实行了项目负责制。信息部的教师每人负责一个项目。从队员的选拔、平时的培训、赛前指导、带队比赛等均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有些项目,例如无人机、3D打印等,参与的学生比较多,一个人负责效果不够理想,学校就采取了团队合作制。几位教师进行分工,各自进行专题备课,然后对全体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
 

在创客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每周为学生提供专题讲座,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备课。同时,学校会在校园网发布培训公告,对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培训。
 

近两年来,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斐然:2018年,学校获得水下机器人协同竞技比赛全国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在吉林省创新大赛中,学校获得3D创意特等奖;在长春市创客嘉年华比赛中,学校有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
 

2019年,在吉林省NOC大赛中,学校夏子涵和宋佳朔团队获得无人驾驶项目冠军,彭宇茜和苑随心两位同学获得机器人三项全能亚军,翟向彤获得3D创意设计一等奖,王大鹏和宋佳朔获得冰壶挑战赛一等奖。另外,6名学生获得城市交通项目二、三等奖,4名学生获得机器人三项全能竞赛二、三等奖。
 

以智慧课堂为主渠道,让师生共享幸福教育
 

为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学校还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专题研讨课、新教师亮相课等形式,积极引导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探索智慧课堂建设模式。
 

安民街小学的领导团队不断探索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方式,已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今后,学校仍将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