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古汉城小学 刘智 发布日期:2019-09-09 16:55:30 |
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难点,对于抽象的部分讲解难度相对较大。微课教学具有生动性、形象化的特点,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便捷、生动。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微课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中运用进行探讨。 一、将微课教学系统化,形成教学体系 目前,优秀的微课大多是单个教学视频,并没有形成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有所欠缺。这些微课教学一般不够完整,授课时间太短,使学习人员很难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导致学习重点不突出。教师可针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形成一套教学专题,使教学视频可以永久保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后期反复观看。比如,在教学“体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三个系统化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第一个微课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二个微课学圆柱的体积,第三个微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这样,可以将各个立体图形体积的推导过程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可以依照知识点建立关联思路,形成系统化认知。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针对图形与几何这一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使用微课可以将所讲知识由静态呈现转变为动态表现形式。通过微课中丰富的图像和画面呈现,使学生上课注意力大幅度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时,难点在于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我先让学生预习微课,然后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对“怎么计算圆柱体积”进行思考。最后,教师使用微课展示两种圆柱的转化方法,并得出结论。运用微课帮助教师避免了抽象化、复杂化的授课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利用微课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在课后复习中运用微课能有效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能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图形和几何知识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复习微课并反馈,教师能及时引导他们学会并运用所学知识,将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正在逐步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结合目前课堂教学方式,在微课教学的研究性、拓展性及生活实践性方面加以整合,建立新的教学系统,有效服务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