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中国•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2期 总第5762期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2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议论文说理策略刍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王丽芬 发布日期:2019-07-01 10:50:58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然具备一个明确的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说清楚一个道理,这是议论文最重要的目标。而说清一个道理,需要多种策略,多元说理、分层说理、连贯说理是议论文说理的三种重要策略。
 

一、多元说理
 

多元说理是指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片面,不单一,既发现问题的消极面,又看到问题的积极面。说理时采取多个角度全面展开的策略,不纠结在一个侧面上,从而体现说理的多元性。
 

例如,关于基因治疗某些疾病的事件,既要说明基因治疗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伦理问题,也要说明基因治疗疾病的积极方面。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基因治疗可能带来的巨大隐患,而忽视其治疗疾病的基本事实;也不能因为其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而忽略其存在的更大的风险。
 

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议论:第一,事实不能回避,这是讨论问题的前提;第二,需要充分讨论事件的利弊;第三,考察事件背后相关当事人的动机;第四,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这样全方位地思考,才不至于有失偏颇,一味地赞成或一味地批判都是不合理的。
 

多元说理重在打开思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智慧敞现。
 

二、分层说理
 

有的学生在说理时非常匆忙草率,一股脑儿地全抛出来。竹筒倒豆子似的做法是真诚坦率的表现,但对说理而言,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竹筒倒豆子式说理最大的问题是道理一下子全都被摆出来,读者对作者的说理思路却不甚明了,这样就削弱了说理的层次性和透彻性。
 

毫无保留地说清楚道理是应该的,但说理的过程中更应该条分缕析,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式地分析与讲述。如下面这个说理片段。
 

秘密是人们的一切隐私以及不想为人所知的东西。不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秘密是人们心中与世隔绝的一方净土,是灵魂的休憩之地。它给了我们以独立的空间来审视自我,不受干扰地尽情思索与回忆。倘若泄露了这种秘密,那人们便会如诗人杨牧所言:“将灵魂暴露在阳光下,然后慢慢枯萎。”然而在这个众生喧哗的时代,人们一边守护着自己的秘密,一边又肆无忌惮地窥探着他人的秘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不法分子将魔爪伸向了种种个人信息,正当隐私泄露而诱发的电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对社会和谐氛围的无情摧残。试想,当每个人都不顾他人正当隐私,一味地进行所谓的“探秘”,那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如何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将从何谈起?
 

作者先给秘密下定义,这是第一层;接着,作者分析正当秘密存在的意义,这是第二层;然后,作者论述正当秘密存在的必要性,这是第三层;最后,作者对比分析对待正当秘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并着重论述正当秘密泄露的危害性,这是第四层。四个层面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井井有条,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说理的层递性。
 

三、连贯说理
 

有的学生在说理时常常会顾此失彼,说到后面就忘了前面,使说理出现逻辑上的缺陷,甚至前言不搭后语。连贯说理是解决逻辑漏洞的重要策略。连贯说理主要是指在论述时关联前后,使上下文连为一体,思维贯通,一气呵成。以下文为例。
 

喜爱窥探他人的隐私是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扭曲心态,再加上网络科技的推波助澜,使得一些人的秘密彻底变成了网友的共享资源。就算天性不可改变,外因难以避免,但归根结底,是人们内心的空虚和无聊作祟,甚至还有“金钱至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仿佛只有出卖自己或他人的秘密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才能获得利益。于是流量明星炒作事件天天上演,贩卖信息的违法商家络绎不绝……可这些人最终得到的不过是自己干涸又卑劣的灵魂。
 

作者在探讨一些人喜爱窥探他人隐私的原因时,进行了多个角度的阐述。在比较分析多个原因时,作者运用“再加上”“就算”“但归根结底”“甚至”等关联词和转接语,使说理连贯,让读者分清主因和次因、内因和外因、本质原因和直接原因,论述得有主次,呈现得有先后,强化了说理的逻辑性和思维的连贯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