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青蛙写诗》教学实录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庵小学 王妮 发布日期:2019-06-17 13:25:45 |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3.加强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通过图文结合了解什么是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2.在朗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1.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提问。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儿化音;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一、对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它是——(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 生1:青蛙蹦得很高。 生2:青蛙会用舌头吃蚊子。 生3:青蛙会游泳。 …… 师:老师带来的这只青蛙有一个特别的本领,它会——(教师板书带拼音的词语“写诗”) 教师带读词语“写诗”,并问:“谁写诗?(多媒体课件出示完整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请同学们快速打开书,翻到84页。《青蛙写诗》是一首儿童诗,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给这首诗标上节号。(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图片,并逐个标示节号) 每组指派一名已经把节号完全标对的学生检查全组学生是否完成,不会的加以指导。 教师说口令:坐姿端正,身体正,脚放平,眼睛看,手指点。 师:请同学们保持正确的坐姿,跟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师分别点名5名学生,每人朗读一节。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音,并指导“雨点儿”这个儿化音的读法。 三、深入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节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听,王老师也想表现一下,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学生回答“能”。 师:老师朗读课文时你们怎么做呢?
师:除此之外,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老师读完后,请你们告诉我,青蛙的诗是什么时候写的?(教师在此处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会在文中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师范读课文。 师:青蛙的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炎热的夏天,雨点落到青蛙身上,青蛙高兴的心情,模仿青蛙听到“淅沥沥、沙啦啦”的雨声后高兴的语气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简单提示“淅沥沥、沙啦啦”是表示声音的拟声词。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还听到过哪些描写声音的拟声词,同时教师出示一组拟声词,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 师:听到这么动听的雨声,青蛙不仅想要写诗,还想跳舞呢!我们跟青蛙一起跳好吗?(进行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2.学习第二、三、四节 师:小青蛙的舞跳完了,诗也写完了,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师:老师的手不停你的朗读就不能停。 学生读完后,教师询问:感觉怎么样?有三个同学读了青蛙写的诗也觉得不太对劲,它们决定一起帮帮它。它们是谁呢?(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二、三、四节)请同学们快速地读,告诉老师,谁来给青蛙帮忙了? 学生反馈后,教师贴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一串”,并在黑板上画一个“水珠”,提问:这是一串什么? 师生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3.学习第五节 师:有了三位小伙伴的帮助,青蛙的诗变样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加了标点的诗) 学生跟教师拍手读,点名读。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标点符号作用大。 四、拓展练习 1.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狗图)同学们看,小狗今天有点不开心,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也想写一首诗,你们能帮帮它吗? 2.指名帮小狗写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3.师:小猫的诗怎么写呢?小鸭子呢?下课以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