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玩具小车装配体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梁旭 发布日期:2019-06-17 10:55:55 |
梁旭 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合肥市骨干教师,瑶海区骨干教师,瑶海区教学能手,瑶海区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多次在省、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奖,教科研成果显著。
设计依据
教育部2015年9月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目前,中国主流的STEAM教育是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以及3D打印等。本节课就是利用SolidWorks,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例特色 特色1:教师引导,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特色2: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注,帮助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特色3:选择最好的学习平台,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当今市面上的3D软件有很多种,本节课我们选择了SolidWorks这一既专业又比较好学习的软件,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创意设计。 学情分析
1.认识SolidWorks中的装配体。
4.学会运用“干涉检查”命令检验装配体。
一、新课引入
2.教师介绍何为“装配体”。在SolidWorks中,复杂一点的模型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装而成,称为“装配体”。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车身,找出车身安装轮子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说出轮子应该做什么样的改造。 生:车身是平板形状,平板两侧有圆柱伸出。 师:大家看看车轮应该安装在车身什么位置?
师:那么,车身边的柱子,应该安装在车轮的什么位置? 生:柱子插入轮子中间。 4.教师顺势出示课题。
生:没有。
二、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车轮有没有可以插入柱子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改造?
生:拉伸切除。 师:柱子的直径是15mm,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车轮轴上切出一个直径15mm的孔。
有了车身、车轮以及车轮上的孔,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安装了。而组装零件需要一种新的文件——装配体文件。教师指导学生在电脑上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请一个学生在教师机上示范。(如图4) 3.插入零件 师:只有装配体文件才能放入不同的零件,然后进行组装。现在这个文件里面没有任何零件,我们需要插入第一个零件——车身。谁上来试一试?(教师请一位会做的学生来教师机示范)
4.学习“配合”命令 师:在装配体文件中,所有的零件都有了,但却没有安装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师:试试直接用鼠标拖拽可以安装上吗?
师:是的。同学们想要正确安装零件,就要告知SolidWorks零件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组装上。我们告诉电脑如何装配两个零件的过程就叫“配合”。
师:装配好的零件仍然可以移动,但是大家观察一下,零件移动时,会不会违反之前“配合”的限制? 生:不会。
5.学会检查装配体——“干涉检查”命令 师:在零件装配完成后,为了防止零件之间互相重合,要进行一次检查,这就是“干涉检查”。(如图7) 实践反思 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很多地方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但因为时间短、任务重,没能完全发挥学生的能力,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第一次学习装配体,学生就可以完成零件的组装,从而为以后完成更复杂的工程制作打下了基础。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