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湖南•名校巡礼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0期 总第5748期 2019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0期  下一期
立德育才 成就幸福——长沙市实验小学办学特色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实验小学 王云霞 杨密 发布日期:2019-06-03 10:27:49

课程篇
学以增知   学以致用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校需要为学生打开一盏灯,照亮这个世界,让学生充分感知世界的美好,并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爱上教师,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世界。对此,长沙实小以“根植中华,做行至世界的现代少年”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结构合理、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旨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HE·趣”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发了“HE·趣”课程。“HE”意为“荷花”“合作”“和谐”;“趣”意为“兴趣”“有趣”“创新”。“HE·趣”系列校本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逻辑与思维、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科技与创新五大类别33门课程。其中语言与文学类有硬笔书法、名著赏析、作文、沟通与交流、主持等课程;逻辑与思维类有趣味数学、数独、桥牌、国际象棋等课程;体育与健康类有篮球、乒乓球、长绳、击剑、田径、花样跳绳等课程;艺术与审美类有音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美术等课程;科技与创新类有太空探索、图灵创客、电脑编程、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等课程。在课程开发上,学校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与长沙市青少年宫等单位合作,形成了“校内+校内”“机构+校内”“专家+校内”三个层次,“主讲+助讲”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模式,保证了课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学校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让学生通过选课平台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实行分层走班。这样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同时也确保了全校学生“人人有项目、个个进社团”,让艺术滋养学生的心灵,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大阅读课程:用知识浸润学生的心灵
 

学校组建了爱阅读工作室,从阅读环境、阅读导师、阅读课程、阅读活动等方面来实施大阅读课程。
 

1.营造阅读环境。除了图书馆之外,学校还打造了“阅读树”“主题书廊”“阅读花园”等,连传达室也有书柜和书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溢满书香的味道,只要有学生路过的地方就有书的影子,阅读触手可及,随时发生。
 

2.培养阅读导师。首先,专家引领发展。学校邀请了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入校指导阅读工作。余治莹定期为长沙实小教师指导阅读策略,扩大教师阅读视野。其次,教师读书会蓄能量。学校组织了主题型、漫谈型、研究型、交互型四种类型的读书会活动。在新学期第一次行政会,长沙实小校长王云霞给学校行政骨干分享了英国画家威廉·格利尔的《极地重生》,从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率领27名队员到南极探险的故事中,各教师深深体会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最后,爱阅读工作室促提升。通过爱阅读工作室的教师朗诵会、新教师入职培训等活动,增进了教师阅读心得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
 

3.研发阅读课程。学校组织阅读教师共同研发了有梯度的阅读校本教材,并对各年级设置分阶阅读课,如亲子阅读课、绘本读写课、国学精读课等。同时,学校还开发了阅思、阅美、阅动等课型,将阅读贯穿于学科学习中。2018年12月,在湖南省课改样板校开放活动上,长沙实小展示了集阅读赏析、音乐欣赏、水墨画创作为一体的“走近王维”大阅读主题教学课例。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通过主题群诗阅读赏析、主题音乐和山水画欣赏,让学生感受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中有乐”的韵味,阅读让课堂更具活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无边界学习。
 

4.开展阅读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各项阅读活动,如三级常规阅读活动:每周一次的班级“班书快递”、每月一次的年级“阅读树”好书推荐和校级“阅读花园”读书分享;学校特色阅读体验活动:儿童作家面对面、诗词冠军分享会、《小荷手册》阅读达人争章等;品牌阅读节活动:每年4月23日是长沙实小的阅读嘉年华庆典,学校会打造主题阅读场馆,把书带进生活,开展亲子读书交流活动,这成了学生最期盼的一个节日。
 

5.打造阅读生态圈。学校把亲子读书会建设作为推广阅读的主要项目,成功申报了“十三五”省级课题“小学生读书会组织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背景下搭建家庭读书会支持平台”。我们探究出读书会基本扶助模式,让阅读发生在每一个日常,通过“自主组建—专业扶助—提供平台”,促进家庭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学校成立了105个亲子读书会。每个亲子读书会都有自己的读书主题、管理细则,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学校协助读书会完善组建—帮扶提升—搭建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读书会的组织模式,完善读书会的组织流程和活动细则。每学期,学校定期发布阅读指南和读书攻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在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协作下,学生变得更会读书、更会思考、更善于表达了。
 

●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将各项零散的活动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活动课程主题化和系列化,使活动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极大地增强了活动课程的育人效果,如:围绕学生成长中主要涉及的生命安全问题,整合为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等八个模块,分模块开展安全教育;学校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展不同的礼仪教育,并自编自拍了“中华礼仪之美”系列课程,让礼仪教育伴随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学校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就如何利用相关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进行集体设计、备课,保证了节日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校十分重视实践课程的多样化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社会调查、交通文明劝导、“护绿岳麓山”、“下农村·进社区”、“关爱弱势群体”、“保护母亲河”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学校利用春游、秋游活动组织全校性主题研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管理篇
专业引领   收获幸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长沙实小把幸福教育融入到课程中,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让学校成为学生天天向往的地方。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幸福的学生;只有通过教师“幸福地教”,才能促进学生“幸福地学”。为更好地实施“幸福教育”理念,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度。


●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夯实教师职业幸福基础


学校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学校成立了“青荷学院”,实施导师制度,聘请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学院的教授团队,指导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领军”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促进他们的个人价值不断体现。学校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高度重视“青蓝工程”,聘请了师德好、业务精的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每学期,学校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科研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每人一节研究课、随堂督导课、家长开放日、微课制作大赛等,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教师们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营造温暖友爱氛围,丰富教师职业幸福体验
 

多变的时令水果、热情的后勤服务、教师节的鲜花……这些都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提升了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去年教师节,学校策划开展了“一边教书,一边幸福”的主题活动,当教师早上走进校门,就能收到学生送上的向日葵,走上幸福红毯。走进办公室,办公桌上多了一张节日卡片、一盒润喉糖。下班后,教师节庆祝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温暖友爱的团队氛围让教师深受感动,幸福感爆棚。


●创设民主和谐氛围,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学校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强化民主管理,让教师参与管理,做到规章制度大家定,重大事项大家议,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风气在长沙实小弥漫。
 

2019年上学期,学校对出勤制度进行修订,将修订草案发到教师群里,征求每一位教师的建议,可以是直接提问,也可以是委婉建议,教师们在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
 

民主和谐氛围的创设,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参与度和归属感,让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教育不仅是生活,更是幸福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职业的幸福,这是所有实小人的理想与追求。”王云霞说道。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