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9期 总第5742期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9期  下一期
走进学校3.0时代(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治 发布日期:2019-05-20 09:41:17

 

张治  上海市电教馆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学校变革的技术社会背景
 

“学校不是生而有之,也不是亘古不变。”学校是不断进化的,那么驱动学校进化的力量是什么?是技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中技术、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技术变了,我们的教育也得跟着变,学校也会随之不断进化。


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在什么样的技术背景下发生变革的?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它们可以折射出社会技术变迁的脉络。
 

图1为iPhone2007年的广告,这张图想要表达的是,左边女生手中的一部智能手机囊括了右边这个人身上背的所有设备的功能,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过去一根电源线、一根网络线便将我们固定在办公桌前,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动起来,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时代开启后,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例如,图2是一个孩子在玩iPad,这说明这一时代的开启使我们的孩子变成了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在这些数码产品的陪伴下长大,他们大脑当中最早期形成的突触连接已经根深蒂固地跟数码产品建立了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决定兴奋、愉悦等最根本的突触连接与数码产品密切相关。同时,数码产品也改变着我们成年人,图3就是一个为“手机控”而设计的拉面碗。还有一些更夸张的例子,都说明技术已经成为深深的烙印,烙在了我们文化的基因中。

对于这一系列的改变,一些精英早已察觉。2012年,马化腾率先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他表示,“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而是通过“互联网+”使所有产业都得以重构、再造。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我国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这说明人工智能是互联网技术的下半场,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认为这是一个零点技术的开端。那么,这些到底会对我们的技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随着可穿戴、可植入设备的大量运用,到2050年后我们会发现,纯生物的人会日渐稀少。要么在一个人身上植入芯片,要么在一个人身上打一针注射机器人,守护人类的健康,并将健康指标进行实时数据传感。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曾说,到2040年,机器人比你的太太更懂你。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会实现得更早。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从计算智能(AlphaGo)到感知智能(语音识别)再到认知智能(首个“机器人公民”索菲亚)的飞跃,让我们能够预感到,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冲击正在逐渐展开。预计在2050年前后,地球上将会有100亿个机器人与我们共处,这将让人类直面“奇点”:法律道德、经典理论、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技术极限都可能被突破。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教育如何应对这一时代?
 

腾讯公司开发的AI医学助手是一款辅助医生进行影像分析的机器人,已实现了辅助医生筛查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疾病,以及利用AI辅诊引擎辅助医生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一项调查数据表明,AI医学助手在全国两三百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排名中排在第17位,这意味着排名18位以后的医生都可以不要了。这就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新的冲击:如果我们现在抛弃传统的教育路径、教育理论,那意味着前面的16位医生产生不出来;如果我们还是沿袭着传统的医学教育理论,那意味着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在大量浪费。
 

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担忧,从来都不是没有来由的。图4是一张人类能力地形图,图中的海拔高度代表了在AI执行这些任务时人类水平的难度,海平面则表示了当下AI所能达到的水平。海平面会随着AI的进步而上升,所以在这张地形图上我们会发现类似“全球变暖”的变化。我们显然要避免那些近海区的工作,这些工作迟早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同样对教育提出了疑问:我们应该教什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判断,即活法已变则学法必变,学法已变则教法必变,教法已变则学校必变。如果我们仍然用昨天的方式教育学生,将剥夺学生的未来。

信息技术如果能够赋能教育变革,笔者认为会在以下五个方面率先突破:1.重构学习环境;2.再造教学流程;3.变革教育供给;4.变革评价方式;5.变革教育治理。这五个方面都是信息技术赋能学校变革的体现。

 

学校形态的变迁


前面说过,学校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来传递智慧。农耕时代到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开始出现。因为有一些人逐渐分离出来,不再从事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比如孔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我们称之为学校1.0。学校1.0主要是适应农耕文明的,那个时候知识短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教育就是传道,学习就是求学。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由于社会需求,教学开始走向大众化。因为要满足大众教学,所以过去的私塾制、师徒制无法满足大规模培养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时代的学校,工业革命的很多哲学映射到学校里面,我们称之为学校2.0。学校2.0有三个明显特征: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当我们的教育走到了后工业社会,这种学校必须要改变。这就是今天我们谈学校变革的基础。
 

到了学校3.0,主要是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这个时候的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1.海量的信息知识。2.信息对称。即你知道的我也知道,我和你之间只相差一个百度。3.个性和创新成为时代的标志。4.学习不再成为生存需要,动机鸿沟逐渐显现。5.学校的概念会越发模糊。电视台、互联网公司都可能是一所学校。6.角色边界不清。人人都可以成为教师,跨界成为常态。7.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教师这个职业,不但会遇到跨界,还会遇到人工智能来抢饭碗。8.学校的概念将发生颠覆。所以,未来的学校在校园、社区、城市、国家,在软环境和硬环境当中取得一个融合点的时候,学校变革的一个逻辑起点就到来了。

 

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期望
 

现在我们国家进行的课程教材改革还是微观的,还没有涉及学校整个教育的变革。深化课程改革,就是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多样化课程加个性化培养;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种技术,一种教学方式。所以,通过这种变革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融合,来促进整个育人模式的转变,是我们教育信息化或者教育现代化2035的核心背景。


当然,中国教育的问题能不能真正解决,首先要明确问题是什么。有人曾说过,中国教育有三座大山:公平均衡、优质创新、个性灵活。用技术能不能解决公平,能不能解决创新优质,能不能解决个性灵活,这是衡量我们教育信息化价值意义的决定因素。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教育信息化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2.0就是教育学、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会伴随着互联网大脑而不断进化。现在的互联网已经逐渐走向智能化的时代,“三全两高一大”基本上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提出的。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其实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概念阶段: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内容而存在。第二个是工具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加速器或触媒,强化原有的模式,作为教与学的工具而使用。它并没有改变教育本质的轨迹,只不过让教育在原来的轨迹上加速飞奔。第三个是思维方式阶段: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真正地转变一些思维方式,信息技术会嵌入学习系统,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而使用。比如说我们该教什么、该怎么教,哪些可以不教,该怎么评、怎么管,这些问题过去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那么,到了第三个阶段,信息技术能够真正地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吗?如果不能做到,笔者认为还在1.0阶段。做到了,就到了2.0阶段。
 

所以,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我国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第一,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主要是技术的教育应用,而不是教育理念的技术实现。很少有一个技术是专门为教育而诞生的,大部分都是在其他方面诞生了再用于教育。第二,它是教育手段的信息化,而不是教育理念的信息化。第三,它是工业革命时代学习范式的丰富和完善,而不是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第四,它是局部的、点状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而不是整体的、常态的教育信息化应用。

(本文根据2019 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专家报告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