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8期 总第5736期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8期  下一期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实现的“五个转变”(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葛道凯 发布日期:2019-05-06 10:19:28

作者简介:葛道凯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教育现代化发展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注重特色品牌转变


指标引领、达标考核是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环节。没有指标要求和考核要求,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就缺少制度约束和刚性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地基就不稳固。但是,指标引领、达标考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政府主体的管理体制,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目前,江苏教育步入了新时代,江苏教育现代化也已经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
 

教育现代化是针对教育的一个“化”的过程。具体来说,教育现代化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变和融入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教育“现代性”和“时代性”的生长和体现。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指器物层面、硬件保障的现代化,还指制度设计、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它不再仅仅侧重于对“硬性指标”的考核,相反,应关注到反映人才培养的特色彰显、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等“柔性指标”的实现。概括来说,注重特色品牌建设的教育现代化应是自下而上的多主体参与、多中心凸显的建设模式,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高级阶段。
 

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特色就是生命,品牌代表形象。因此,推动全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在抓达标示范、保基本、守底线、统一要求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另一方面,更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以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影响力。在基本条件、基本规格、统一要求得到总体满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彰显特色和打造品牌,这正是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更加突出的重要任务。
 

比如,作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城市,江苏省海门市有50多所足球特色校,并构建了“幼儿园抓游戏、义务教育抓普及、高中抓选修”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把课堂教学作为足球普及的抓手。海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活动覆盖全市学校。营区除进行日常教学、强化训练、分级比赛外,还选聘国内外高水平教练担任营区教练指导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各教育管理集团有足球联赛;教育局会举办集团挑战赛、市级总决赛。形成“班级—年级—集团—全市”的四级联赛体系,每年有2.5万学生参加1000多场校内足球班级联赛,近3000人参加近400场集团校园足球总决赛,100多支球队1000多人参加海门市校园足球总决赛。据海门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现在,足球不再是学业的障碍,两者形成了良性互动。海门校园足球发展的成功经验,不仅让海门市成为校园足球教育的特色城市,也给海门市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注重师生成长转变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成长,教师也需要发展,所以,要把建立互相学习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既要张扬学生个性,促进每个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也要发展教师特长,尊重理解教师,严管厚爱教师,让每个教师都有干事创业、立德树人的激情和动力。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科学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多层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发展方向,开阔他们的眼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江苏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这个中心任务,着力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推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做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份答卷。以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为例,自2009年实施以来,该工程累计遴选了200名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鼓励培养对象在教育教学中探索研究,研究教育思想,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教育专家。
 

我们要坚决扭转不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和符合规律的办学之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设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通过科学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育人格局。

 

发展评价由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注重人民满意转变
 

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这既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本质所决定的。笔者认为,“提高水平”和“人民满意”既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提高水平是人民满意的前提基础,人民满意是提高水平的目标追求。低水平的教育绝不可能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但“高水平”的教育并不意味着人民一定满意,关键在于教育评价导向,即是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如果一所学校的高升学率是通过非正常手段、通过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换取的,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教育,也不值得提倡和鼓励。
 

目前,江苏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进入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转折时期。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评价导向,更加突出人民满意,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使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为贴心。
 

笔者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着重介绍当地持续致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创新做法。南通从重新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开始,通过扩张式搬迁、战略性重组、增量式改革等方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把好学校“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把名校当种子,通过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推动名校与普通学校、农村学校和新建学校结对,并设定每年教师流动比例不得低于15%的硬杠杠,均衡优质教师资源,让名校的特色传统和管理经验在更多学校开花结果,各层次学校在动态发展中实现高位均衡。名校遍地开花,使南通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级市——所有小学、初中全部按施教区就近入学,真正实现“零择校”,老百姓“家门口上名校”的梦想真正照进了现实。
 

江苏教育历来重视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推动江苏高校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还牵头与产业部门共同组织“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了“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等主题的系列活动,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共同发力,逐步形成对话对接的长效机制。
 

这种产教之间的对话对接活动有效推动高校科教融合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促进了江苏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构建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统筹、整合、开放、共享;建立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另外从政策上,我们还建立了“江苏高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发布制度,引导高校主动对接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未来,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江苏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破解教育基本矛盾为重要抓手,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而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富有成效地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

 

(本文根据“新华访谈2019·两会特别报道”嘉宾访谈内容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