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区域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7期 总第5732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7期  下一期
区域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9-04-22 10:20:59

洛阳市涧西区东方一小

 

中国信息化发展步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引发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变革,“互联网+”第一次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东方一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全力打造出区域领先的“网络新教育”,缔造“阳光教育”新的辉煌。
 

洛阳市涧西区东方一小校长  王伟杰

洛阳市涧西区东方一小利用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建立校本资源库。引进百兆网络宽带,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建成计算机教室两个,开通教师、学生学习空间,引进乐教乐学系统,满足日常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学校引进人人通平台、区域云平台、云课网等网络平台及手机终端平台,开通学习空间,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将信息化运用于教学工作中,创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通过引导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扎实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开展教学研讨和公开课交流活动,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扎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方案,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引导教师广泛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定任务,求质量,认真做好选课、磨课、录课、上传等工作,推动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方面的应用技能,逐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通过“阳光课堂”教学研讨、教研活动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融合创新。


东方一小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程,明晰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创客教育方面自成特色:从2015年开始,学校开展Scratch创意编程教学,形成一套《Scratch趣味编程》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普及开展教学,完成“Scratch编程教学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建立Scratch编程社区网站,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竞赛活动,并多次获奖。


洛阳市涧西区东升一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意识与行动,未来教育已经悄然来临,未来已来,不必等待。
 

洛阳市涧西区东升一小校长  谭正海

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信息技术素养转变,是应用融合向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也是洛阳市东升一小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洛阳市东升一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组建六艺学堂自频道。该频道不受平台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观看学校公开课、宣传视频,以及各个社团丰富多样的活动。
 

学校在六艺学堂自频道的基础上组建六艺社团秒课平台,家长、教师和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上网了解各个社团组建、招募情况,根据爱好网上秒课,一小时完成77个社团、2700余名学生的组建任务,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现代化教育带来的便捷,让更多优质资源为学生所用,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性。通过六艺学堂自频道的直播,提高了课堂效率,做到停课不停学,促进了师生间的同屏对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洛阳市涧西区东升二小

 

新视野的媒体时代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所有的变化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今天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决定着未来他们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信息化时代更新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教育对“人”的关怀,用现代化的视野去推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借力教育信息化,去培养具有现代视野的博学型人才。


洛阳市涧西区东升二小校长  毛晓娟

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二小学制订详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室4间,电脑200多台,同时完成了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更换了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无线AP、上网行为管理等设备,实行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
 

学校为两个班级配备了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移动终端,改变了师生的教与学方式。教师能熟练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移动终端,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通道,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在教研、科研、管理和家校沟通等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学校利用乐教乐学平台在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既增加了班级活跃度,又紧密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便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校利用平台功能,先后开展了校园微课大赛、华夏诗魂、速算森林等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竞赛方式,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2017年涧西区信息化成果展示现场会上,东升二小作为承办方向洛阳市九县七区的教育同行作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全面展示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洛阳市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

 

科技推动教育进步,AI与教育结合是必然趋势,未来AI赋能的教育将更加精彩,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的十年,最终的成功来自于大胆的行动和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洛阳市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校长  张少斌

洛阳市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坚持推动特色课程建设,注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积极开展机器人运动特色教育。2017—2018年度,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引进开设机器人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训练并引导学生参与多项机器人竞赛活动,并于2018年5月组建学校机器人舞蹈队。2018年8月,在“神通杯”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舞蹈公开赛中,学校选送四支舞蹈队参赛,与全国多个赛区共计24支强队展开激烈角逐。最终,景华实验小学机器人舞蹈队在决赛中完美地完成五个规定动作和三个自选动作,获得季军,并获得最佳团队奖。2018年10月28日,“神通杯”第一届全国无人机花样队列公开赛中,学校勇夺全国最佳团体奖。

 

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随着信息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随着各种网络平台带来的新应用,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善于学习、改革创新,才能跟上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才能不断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变革,才能不断促进教学的公平和质量。


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校长   姚莲彩

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优化管理队伍,规范信息化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教师和各年级组骨干教师组成电教小组,负责信息化建设规划、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和使用、资源库建设、计算机教学、课题研究、学校网站等技术工作,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运转。


学校采用三级培训制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对各年级组信息技术骨干培训,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能力。学校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精心为每位教师打磨优课,要求必须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经过努力,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全市第一,并有30节课获得部优,受到嘉奖。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了Scratch编程社团、机器人社团和3D建模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兴趣,并多次组队参加全国电脑制作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