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以玩促学 乐中取进———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宜兴市潘汉年实验小学 颜大慧 发布日期:2019-04-22 16:29:35 |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对小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陶行知说过:“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让科学学科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二、游戏化教学的价值意义 素质教育强调还学生一个有趣的童年,推行“愉快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传统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而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生动的教育活动,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各方面需求,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非常有益,也是锻炼小学生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使科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将科学概念、科学探究精神深深地印入学生心里。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如教学“摩擦力”一课,教师适时提问:“如果摩擦力突然消失,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几人一组,模拟情境,动手又动脑,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得到了提高。
1.把控好科学游戏的时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同内容适合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内容需要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教学“摩擦力”一课,我挑选了几个学生玩拔河游戏,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并生出疑问:“为什么大胖子男生还拔不过小个子女生?”这堂课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有的内容需要利用游戏为学生传授新知识,达到拓展、巩固知识的目的,如教学“照镜子”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和像的关系,我让两个学生一个扮演物体,一个扮演镜中的像,物体动,像也跟着动,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还有的内容适合让学生边做边玩,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纸鹦鹉的站立”,学生就是在边玩边做的过程中发现鹦鹉站立的秘密……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游戏时机,针对不同内容的授课差异预先进行安排,做到因材施教。 2.合理制订科学游戏的规则。游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如玩“踩影子”游戏,如果没有给学生制订规则,学生将犹如一盘散沙,只顾追逐打闹了。在游戏之前,必须和学生强调游戏规则:小组中两人互相踩对方的影子,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影子不被踩,看谁反应快,另外两人做裁判,分别数出被踩的次数,玩三次后互换。只有这样事先提出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4.及时对游戏进行总结与归纳。游戏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点睛之笔,需要把控好时间,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倦心理,反而适得其反;时间过短,学生没有获得满足就草草结束,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评价,这既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督促和鞭策。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也可以采用教师展评、学生互评的方式,对没有及时完成任务的小组要予以鼓励,并在下一次的游戏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