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7期 总第5732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7期  下一期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实现的“五个转变”(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葛道凯 发布日期:2019-04-22 15:32:43

葛道凯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当前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各具特色、百舸争流的教育,走在前列的教育一定是品牌众多、示范引领的教育。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然而,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江苏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变化,要想继续保持领先的优势,就必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进行积极探索。
 

目前,江苏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已变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总量和规模方面,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压力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有待扩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老年教育渠道有待拓宽;二是质量和结构方面,学前教育、继续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突出短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待深化,职业教育特色和吸引力有待增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有待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
 

同时,江苏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教育运行的内向与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仍需进一步巩固,社会参与教育停留在评判层面、主动作为途径短缺,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待进一步落实,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总体上需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注重弹性供给转变,教育现代化发展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注重特色品牌转变,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注重师生成长转变,发展评价由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注重人民满意转变。

 

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
 

目前,江苏教育体系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招生规模、校园面积、硬件设施、升学率等方面的任务基本完成,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来提质增效。新时期,江苏教育必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主题,把优化教育结构作为主要任务,推动教育区域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等要素的调整和优化,实现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江苏还将把结构优化的重点切实转移到促公平、补“短板”上来,持续增加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做好新改扩建学校工作;创新师范教育,解决高质量师范教育不足的问题;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省级层面建立中小学教师周转编制专户,完善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等等。


以江苏省基础教育为例。近年来,江苏省实行教育资源预警预测机制,综合运用匹配系数法、回归模型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等多重因素,科学测算各地各学段学龄人口数,并发布年度预警报告,为各地政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预警预测结果,南京市2019年出台了一系列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政策、新举措。包括今年将新建幼儿园30所左右,新增学位不低于1万个,逐步提高全市幼儿园标准规模和班额比例,以及各区每万常住人口幼儿园配置率。做好全年不少于30万人次的以骨干为主的分层次分类别教师(校长)培训,调整优化“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建好12个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每年培训不少于600人等。南京新出台的这一系列举措正是拓展教育资源供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的重要实践。
 

新时代赋予江苏教育现代化新的内涵,新形势下,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当然,优化调整教育结构是一项巨大工程,我们既要有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和勇气,又要始终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整个改革过程,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教育平衡充分发展。

 

发展方式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注重弹性供给转变
 

弹性供给是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地制宜,针对经济发展实际、人民对教育的需求,适时发展多样化的、满足不同需求的教育。弹性供给给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有效供给去满足多样需求,这正是教育改革要做的事情,但做好弹性供给并不容易,同时也无法实现无限供给。这便需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最终由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起,完成这场既尽力而为,又有效而行的努力。
 

2018年底,江苏将维护基础教育秩序作为重要任务,创新引入纪检监督力量,经过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服务的期盼、如何减轻家庭课外教育经济支出负担等问题仍摆在面前。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难点、热点问题,江苏继续探索以“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名师空中课堂”线上教育平台为抓手,集纳体育、艺术、科技各类资源进校园,丰富校内资源供给,做强学校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春季新学期,江苏向全省推广中小学校课后延迟托管的“弹性离校”政策,积极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建立课后服务优质资源供给长效机制,并会同省体育局、省科协研制科技类、体育类、实践类课程推荐菜单,在南京市试点推送462门免费体育和科技类课程,邀请科学家、院士、体育教练员和专业人士进校园,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服务内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经初步统计,目前江苏全省城区小学和初中开展课后服务比例分别达到53%和24%,吸引53.7万城区中小学生参与了课后服务,小学和初中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分别占比18.7%和23.2%。
 

课后服务不仅在校园内,还在校园外。江苏教育系统正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向中小学生提供线上教育服务。江苏教育系统依托互联网、有线电视、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全省教师和课程两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启动建设“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工程,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堂家庭全覆盖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体系,面向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公益普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辅导服务,设有“在线答疑”“互动课堂”“点播课堂”“家长课堂”等主要功能,致力破解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不充分”难题,满足孩子和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成为遏止校外补课、减轻学生课业与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空中课堂类在线服务课程资源25.26万课时,注册在线服务教师1.95万人,注册受益学生298.89万人,使用量近2200万人次。
 

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教育。笔者认为,未来,江苏将在资源供给和政策体系建设上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灵活度和自由度。
 

(本文根据“新华访谈2019·两会特别报道”嘉宾访谈内容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