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E教山东•课堂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5期 总第5721期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5期  下一期
巧用多媒体教学,妙提语文课堂效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临沂市平邑县赛博中学金银花校区 赵朋艳 发布日期:2019-03-25 10:38:45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但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无穷尽的吸引力,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加板擦”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开发学生多元化创新、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这五个方面阐述了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更能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活动特点,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模式及思考方式。而多媒体电教设备通过清晰的声、色、图以及逼真的动画视频展示等形式,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电教媒体电教设备,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实现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听、说、读、写,学习字、词、句、篇的兴趣。教师在揭题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放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对照。让学生从实景视频动画中,感受优美风光,会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各种美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以此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一味地迷信崇拜老师,当面对自己内心产生的困惑需要提出时,充满了恐惧和矛盾的心理,总是跃跃欲试,却又怕出错出丑。长此下去,就形成了思维定式,不能够更好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消除学生的这种紧张心理,就要通过多媒体来创造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又如,在教学《日月潭》一文时,一上课,教师播放一幅幅日月潭的画面,以便于学生了日月潭的轮廓以及景色,也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了日月潭的初印象,当学生再学习时就水到渠成了。事实证明,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能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象思维,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敏锐性和创造性。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开发学生多元化创新
 

在解决重、难点过程中,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情形下,找准时机适时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使学生思维不断升华。在实践中,我们经常根据学习课文的内容巧妙设计生成一些问题,而且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分步骤、分层次、分结构有效地展现出来,再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引,做到图、声、文并茂,从而有效启发学生多元化创新思维。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先启发学生想象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活的?而后多媒体动画视频播放当时的情景,并稍微提示,鼓励学生进行自发式想象,便能实现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及不断地创新。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文《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河山的文章。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理解能力,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所描绘的壮丽美景,使学生幼小心灵迸发出对大自然和伟大祖国河山的热爱与激情。
 

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先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由浅入深地带入课文描写的景色当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再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诗情画意般的语言和画面来陶冶学生们幼小的心灵。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不断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出黄山奇石的美丽壮观景色,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其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领会描述课文内容时更加有条有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但一步步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而且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大千世界的景象,生动、形象、鲜明、自然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燕子》一文,借燕子赞美春天的美丽。教学时,可配以幻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如对燕子的外形特点作一番描述之后,教师可以放边映图像,边朗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课文插图绘制成“早春”的底片,覆盖上“细雨”片子映出,当读到“青的草……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可以翻去细雨复片,换上桃花盛开、百花争艳、柳树抽出枝条的覆盖片。当读到“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时,可以用动画展示小燕子来回飞翔的样子,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说说最欣赏这段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表情朗读。在学习《鸟的天堂》《桥》等这些课文时,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教学,使学生既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山河是无比的壮观美丽。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既轻而易举地突出了重点,也轻轻松松地突破了难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