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E教山东•课堂教学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巧用多媒体教学,妙提语文课堂效率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临沂市平邑县赛博中学金银花校区 赵朋艳 发布日期:2019-03-25 10:38:45 |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但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无穷尽的吸引力,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加板擦”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开发学生多元化创新、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这五个方面阐述了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决重、难点过程中,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情形下,找准时机适时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使学生思维不断升华。在实践中,我们经常根据学习课文的内容巧妙设计生成一些问题,而且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分步骤、分层次、分结构有效地展现出来,再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引,做到图、声、文并茂,从而有效启发学生多元化创新思维。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先启发学生想象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活的?而后多媒体动画视频播放当时的情景,并稍微提示,鼓励学生进行自发式想象,便能实现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及不断地创新。
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文《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河山的文章。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理解能力,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所描绘的壮丽美景,使学生幼小心灵迸发出对大自然和伟大祖国河山的热爱与激情。 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先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由浅入深地带入课文描写的景色当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再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诗情画意般的语言和画面来陶冶学生们幼小的心灵。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不断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出黄山奇石的美丽壮观景色,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其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领会描述课文内容时更加有条有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