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E教湖南•E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5期 总第5721期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5期  下一期
运用教育信息化 推进学校现代化——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学校 朱党松  发布日期:2019-03-25 08:36:17

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学校是一所由前汝城县井坡中学、井坡中心学校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2927人,其中校本部1890人,6所村小(下青小学、大村小学、古塘小学、上袁小学、岭塘小学、龙虎小学)共611人,3所幼儿园共426人。多年来,学校围绕汝城县“理学名城,一流教育”的教育目标,依托“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贯彻“认清形势,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运用教育信息化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一、优化信息设备配置,促进课堂教学现代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争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学校将校本部36间教室的设备全部升级改造为电子白板式“班班通”,6所村小的27间教室安装了电视机式“班班通”设备,学校会议室配备了智能交互平板系统。根据汝城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内部网络升级改造的通知》〔汝教通(2017)19号〕要求,学校进行了内部网络的升级改造,现校本部已经接通1000M的联通带宽光纤网络,村小的宽带也由原来的20M电信网络升级为100M的联通网络,可以充分保证日常的教育教学需求。为了让所有任课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班班通”设备的操作要领,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例如随堂听课活动、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网络联校联合教研活动、精准扶贫“送培到校”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提高讲与练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
 

学校管理现代化关系着学校发展的前景与速度。学校通过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注重每一名师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细节的改进、考虑每一项工作的绩效,以改进管理细节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
 

1.运用“即时通”软件推行教师集体备课
 

学校根据《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建立健全了现代化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要求备课组充分利用“即时通”软件,运用电脑、手机等载体制订详细的学期教学进度和活动计划。备课组长在云文档的“集体备课团队文档”中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主备人在“集体备课团队文档”中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在“集体备课团队文档”中运用生动、直观的信息技术深入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2.运用管理软件实现日常高效管理
 

学校教导处利用信息技术对全校师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全方位地实现了信息管理,方便快捷,更具时效性。
 

学校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执行早晚签到制度,全校100多名教师全部实行手机签到,改变了原来集中手动纸质签到的局面。另外,学校采取了实时笑脸签到和安全防护等措施,有效杜绝了代签和假签等现象。
 

学校利用管理软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班主任以“八到场”考勤模式进行管理工作,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包括早操(早读)、中操、中餐(1—3年级)、中自习、放学(1—3年级)、晚督导(4—9年级)、查寝(4—9年级)、夜间巡逻等,都能通过手机将所需的信息及时进行上传反馈,学校能即时了解每个班级学生的在校情况,并对班主任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全校班级动态。
 

在村小营养餐督查管理工作中,井坡镇学校作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汝城县的所辖学校,对营养餐管理工作极为重视。为抓好各村小营养餐督查工作,学校除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外,还要求各村小每天按时将食谱、食材原料、采购票据、加工后的熟食、食品留样等情况通过管理软件进行登记上报,这样既有利于学校后勤及时掌握各村小营养餐工作情况,又大大提高了学校营养餐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网络联校管理现代化
 

学校“一拖二”专递课堂教室于2015年7月兴建,2015年9月投入使用,2016年5月启动网络联校申报工作,2016年12月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中小学网络联校”评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网络联校的资源,2017年12月,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除原有的大村小学、岭塘小学两所村小实行“一拖二”网络联校模式升级改造外,另外四所村小(下青小学、古塘小学、上袁小学、龙虎小学)也顺利建好了专递同步课堂教室,实现了三个“一拖二”网络联校模式。学校还顺利与郴州市第六中学实现了网络对接,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岭秀学校一同成为了由郴州市第六中学主持的“‘林邑之光’1+N网络联校”项目的分校,该项目是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共同体的18个项目之一。两年多时间来,学校严格按照“网络联校”申报要求规范操作,充分运用专题课堂常态化开展网络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教学上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网络联校信息中心在学期初会出台专递课堂授课和课程安排表,主讲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常态化上好每一堂“一拖二”专递课程,同时主讲教师定期下乡检查、批阅学生作业,强化了对分校学生的课后辅导。通过主校和分校学生英语学科成绩的对比分析,分校学生的整体成绩与主校的差距越来越小,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了主校的部分班级,着实解决了村小严重欠缺英语教师的难题,更好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2.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网络联校,学校激活了村小新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增强村小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和能力,使之逐步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并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设计完成教学课件,融合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研教改实效。2017年,汝城县教育局的信息化督导考核中,井坡镇学校网络联校荣获一等奖,还有多位教师如朱小青、宋玉静、钟芸华、杜标、邓羡君等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初露锋芒。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井坡镇学校通过网络联校建设更新教育理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并将形成的网络联校典型经验,服务全县各中心小学与村小、教学点的师生,发挥试点工作的最大效益,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学。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井坡镇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推进了学校现代化管理,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今后,学校将继续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为建设一所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