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区域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4期 总第5715期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4期  下一期
以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长春市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春市朝阳区教育信息中心 朱江涛  发布日期:2019-03-11 12:58:07

近年来,长春市朝阳区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新形势,紧紧围绕“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总体任务目标,大力实施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提升工程,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的教育信息化路径,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顺应形势,抢抓教育信息化发展先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朝阳区站在未来教育发展的高度,在全面推进“智慧朝阳”的发展战略中,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立足长远早规划,坚持标准抓建设,强化培训重应用,通过大理念引领,大规划设计,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朝阳“智慧教育”品牌,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
 

统筹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序建设
 

高位统筹,科学规划。本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配备、高水平应用、高效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思路,朝阳区制定了《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同时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了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课堂教学系统、知识点评测与学习系统等六大核心系统和教师信息教学终端数据中心,切实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了朝阳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由点到面,协调推进。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建设思路,在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中小学百兆带宽互联网接入,教师一人一机,教育光纤专网全覆盖的基础上,2016年,朝阳区开始实施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率先完成了朝阳区基础教育信息平台、朝阳区教育数据中心装备在10所先期试点校进行了数字化校园网及配套设施建设。2017年,朝阳区进一步优化教育信息化平台应用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教学、研修、管理高速网络。2018年,朝阳区将全面完成信息化平台建设任务,形成优质资源全覆盖、学习空间全覆盖和教育信息化应用全覆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
 

着眼全局,一体发展。从立足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朝阳区把9所中、省、市直属驻区学校分批纳入到朝阳“智慧教育”的建设单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升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
 

强化应用,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效益
 

在加大投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朝阳区充分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长春市智慧教育服务平台等资源优势,围绕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大重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培训。通过抓管理者培训、抓技术员培训、抓学科培训、抓校本培训的多层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养水平。重点强化教师“五会”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朝阳区又分档、分批完成了全员四项提升培训。
 

在教学准备上实现了“同研”。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研讨,拓宽了教师教研的视野,提高了教研效率。
 

在教学过程上实现了“同步”。每年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开放活动,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全学科覆盖。所有示范课、评选课均通过教育信息平台进行课堂直播,并可随时点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朝阳区聚焦翻转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城乡同级同进度学校学生同步收看授课内容,实现即时交流,城乡教师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全区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实现讲课者、听课者和评课者的双向视频交流,打破地域和空间的界限。
 

在教学督导上实现了“同频”。吉林省率先建成智慧督导平台,信息化的督导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督导工作效率,实现了教育督导手段的信息化、流程的规范化以及管理的现代化,朝阳区顺利通过了国家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的验收工作。
 

目前,具有朝阳区特色的Pad移动式教学模式已经应用于10所试点学校的402个班级,服务试点学校的各学科教师月活跃率达到50%,实现了备课点击化,课堂智能化。公共支撑服务系统、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教育大数据汇聚与分析平台等系统在教育领域已经进入常态化应用,对智慧课堂、智慧班级、智慧学校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全区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进入融合创新发展阶段。
 

通过信息化平台终端支撑,校际间学科培训、教研成果、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等优质资源逐步汇聚成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辐射带动,助力朝阳区“大学区”建设和集团化办学提档升级、加速发展。截至目前,平台资源建设总量达17万,教材资源覆盖率达95.94%,精品微课视频2200个,精品真题30万道。


创新管理,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长效机制
 

组建团队,注重引领。朝阳区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成立专业化领导机构,精挑细选各类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全时段全过程参加吉林省组织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集中培训,这支技术和管理达标的团队为朝阳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层管理,狠抓落实。为保证提升工程顺利完成,朝阳区加强各项工作的推动落实。实行权责明晰、双线管理、三级负责的分层管理制度。
 

点面结合,强化监督。培训学习期间,学校管理员每周对本校学员学习进度进行公示,并及时向区级管理员汇报学习情况,推荐学员之星;对上线率不高的学校,及时沟通联系,询问情况,进行督促。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截至目前,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全员培训人数达3631人,参训率为100%;合格人数3620人,合格率为99.7%;优秀人数2292人,优秀率为63.12%。
 

协调发展,形成机制。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朝阳区建立了覆盖全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师考评机制;建立面向全区的信息技术应用督导评价机制;建立促进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名师带路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引领机制,实现了让信息化应用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以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为信息化应用保驾护航的全新发展格局。
 

未来,朝阳区将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创新发展,充分发掘和推广应用的新成果,积极探索示范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网络名师工作室等新举措,聚焦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智慧教育资源服务、智慧教育应用能力和智慧教育应用的融合提升,加快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教育改革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应用教育大数据升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新领域,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模式,为朝阳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