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4期 总第5715期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4期  下一期
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矛盾冲突与现实对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丽 发布日期:2019-03-11 09:32:55

陈丽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们都曾认为,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但真正实践后却发现,挑战远远大于机遇。过去,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落脚点要么是为教育铺路搭桥,要么用这些桥、路以及技术服务教育;而现在,步入教育信息化2.0阶段,我们需要利用教育信息化来构建一个适应现代化、适应未来的新的教育组织体系和教育服务体系,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换言之,教育信息化的职能已经到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历史阶段,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已经不再是搭环境,用技术简单地提高效益,而是要改革体制机制。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也对我们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面对这一变革,教育工作者肩负起让教育适应未来教育的职责,这就需要我们对教育变革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参与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主导者、引领者、管理者仍然框在我们原来理解的教学、学习框架中,认为知识的生成还是个别人生成知识,物化到教材里,一群人进行传递。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一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报告中对教育变革的阐述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知识的内涵、教育的内涵、学习的内涵、教学的内涵都将与我们之前理解的大不一样。未来的时代,知识将是动态的,其生成也不再是智者个体的成果,而是群体知识汇聚的过程,知识的传递与知识的生成将在同一个过程中发生,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它跟我们的物理世界、人际关系世界共同支撑了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共同支撑了未来教育的组织体系(如下图)。笔者最近组织了一次MOOC(慕课),大多数人笔者都不认识,但他们的思想已经为该课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变革带给我们最真实的例子。

新时代教育的变革已经发生,信息化这一主体如何推动教育的变革,是我们下一个阶段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也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笔者便针对教育变革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及其对策做简要阐述。

 

矛盾一: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与建设为核心的推进体系间的矛盾


在新的阶段,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变成了变革,其最核心的指向是让教育变得适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即个性化的、优质的、灵活的、终身的教育需要。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群体,我们在适应这样一个变革的实践过程中就产生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我们是以应用技术作为先导,主要的格局还是如何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2.0以及社会对我们教育信息化的期待是其应该推动变革。那么,一线教师应该如何操作?笔者每一次做完报告,都会听到相似的呼声:“你给我们校长讲讲吧,给我们区长讲讲吧,他理解了对我们特别重要,我们根本推不动了。”“领导说,给你们这么多钱,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教育还没有变成全国教育现代化的示范区,为什么我们这个区域的教育还有不均衡问题?信息化还有用吗?”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我们的核心价值与我们的推动方式矛盾了。


对策1:构建以促进现代化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协同责任体系


那么我们怎样做到推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责任、体系、定位都要发生变化。


首先,定位为创新动力。我们必须在区域或者学校,把教育信息化这一工作定位为创新的动力信息技术,而不仅仅是提高教学的效益。


其次,健全领导机制。推动这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不应是信息化的主管,而应该是学校或机构的“一把手”。《北京师范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列为单独一章,并没有与“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杂糅在一起。北京师范大学还将党委书记定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把手”,将领导的引领作为改革的动力。


最后,完善协同责任机制。何为协同?协同就是在校内,信息化这项工作要跟主管业务的领导之间都发生关系,产生责任。笔者身为北京师范大学分管信息化的副校长,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主责不在笔者,而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因此,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我们的责任体制、组织方式都必将发生变化。专业技术与现代化的组织体制是推动教育改革不可分割的整体。

 

矛盾二:信息化投入重点和教师教学创新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笔者想要替一线教师们申诉。当前信息化的投入重点和投入力度,都没有考虑到教师的能力准备和教学需要。教师作为有情感需求的人,其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习惯都有差异,其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必然存在差异。但我们在配备资源时,总以是否对学生有益为标准,忽略了教师教学的需求。信息化的投入如果无法激起教师的创新动力,那么无论政策如何支撑,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策2:探索教师教学创新驱动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方式
 

针对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以教师教学改革需求为关键决策因素的信息化环境手段评价方式的管理体系。校内的主管,包括区域的主管,一定要研究、建立以教师教学创新需要作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尊重和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和需求条件为投入重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成就感。
 

另外,笔者想特别呼吁产业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要研究让教师的教学改进变得更容易、更有效的认知工具,要真正帮助教师在改变教学的同时不会增加太多负担。

 

矛盾三:复杂开放系统与线性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
 

当今的教育变革使教育信息化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而我们的管理却还停留在线性的管理模式。这一复杂的开放系统并不是我们下一道命令大家就会做好的,它是靠局部的、自下而上的力量来推进的,当然还有与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与产业建立非常有机的开放合作,把全社会的资源调动起来为教育改革服务。同时,我们要满足人民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优质的、灵活的终身教育需要,仅靠政府出钱的基本教育是无法满足的。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人民一起办,包括人民资金以及内容的投入。例如,教育系统变革中产生的新事物、新职业——农县独立教师——需要我们去研究,正确地规范和引导,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而不能固守陈旧的思维方式、下命令的方式,一成不变地工作。
 

对策3:制度与观念变革作为信息化推动工作的新重点
 

我们在新的信息化阶段,要把制度与观念的变革作为教育信息化推动工作的新重点。事实上,在新的变革中,大量的新事物需要我们耐心地沟通,耐心地获得。我们需要跟社会形成共识,需要花时间赢得社会的理解,也需要跟领导形成共识。这样的变革进程是社会协同共同努力的。例如应试教育,我们反对应试教育,但是社会观念却认为,人才的成功还是需要应试的。我们改变不了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跟社会沟通。所以,我们要跟领导沟通,跟教师沟通,赢得社会的理解,这一点特别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体制机制的创新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瓶颈。慕课存在大量的优质资源,我们为什么不用?有人说,慕课辍学率高是因为慕课不够好。笔者坚决不同意这个观点。慕课绝不是特别好,但是它也没有差到成为辍学率高的主要原因。辍学率高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开放式入学本来就允许辍学,这是正常现象;另一个是慕课的学分得不到社会认可。对学生来说,时间也是成本。所以,如果我们国家有慕课课程认证的机制,课程开放,学生学完课程,通过这个认证的机制可以获得学分,那么优质资源就能够实现共享。全社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开放的制度来支撑,这些优质的资源就不可能变成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因此,体制机制创新变成了新阶段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瓶颈,也是重要的工作领域。

 

新阶段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与方向


笔者认为,信息化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路径可能不同,但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闭幕式上,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教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标准:1.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2.使学生有丰富的学习体验。3.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与能力。4.研究成为政策与实践之间有机的桥梁。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教育变革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国家都有其自身路径的选择权,没有统一的路径,但是我们的方向是统一的。在新的阶段,如果想让教育信息化更好地促进教育现代化,我们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作重点都要发生变化。无论如何,笔者认为,每一个阶段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按照这样的规律来推动变革。无论我们的路径怎么样,我们的方向一定是统一的,那就是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能够适应社会不确定性的,有能力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更有话语权的接班人。
 

(本文根据第十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专家报告录音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