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湖南•教研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3期 总第5709期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3期  下一期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开福区国庆第二小学 刘秀萍 发布日期:2019-02-25 13:35:54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学习习惯、道德修养、价值观念都处于塑型期,因此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班主任在优化教学内容、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解放天性,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班集体。


一、遵循学生的天性,避免命令式管理方式


小学生天性活泼调皮,对外部事物充满好奇,想法天马行空,有时在班级管理方面会出现一些偏差。当学生难以控制时,教师可能会采取权威式或者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容易站在主导者的立场上,要求学生无条件听从安排。这样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管理压力,但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感,进而师生之间产生距离感,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天性,容易造成班级气氛压抑、沉闷。
 

二、避免主次颠倒,过分关注班级荣誉
 

在传统教学中,作为主课任课教师的班主任容易主次颠倒,过于关注班级的整体成绩以及班级荣誉,工作重点把握得不是很准确,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学生在班级里的状态、心理变化。相对于任课教师,班主任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个人发展,而不应该把精力全放在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上面,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在可控的范围内试错,然后自我总结并成长。


三、杜绝以偏概全,公平公正评价每一位学生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有很大的偏向性。一部分班主任把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就让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建立的阶段,如果教师错误地把这样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纯粹的朋友关系,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使学生无法产生集体荣誉感。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不可忽略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学习成绩好只能说明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并不能片面地认为学生其他方面都很优秀,所以在学生综合评价方面,班主任不能只看成绩这一点,还要看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这样才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评价。
 

四、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
 

班级学生较多,班主任要轻松管理班级难度很大,所以班主任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这样更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发展。班主任在建立班级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作为帮手,这样不仅减少了管理班级的压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领导能力。而且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时,不要过于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了解什么样的学生有能力帮助自己,管理好整个班集体,坚持人尽其才是教师高效管理班级的有效途径。
 

五、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排忧解难,还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只有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师生之间才不会产生距离感,畏惧感也会慢慢消失。遇到问题,学生会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帮助,班主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上的诉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管理好整个班级。日常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特别关注成绩两极分化的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要一味地夸奖,班主任需要作为引导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并且鼓励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要只在乎学习成绩;而对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指责,班主任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看到成绩之外的闪光点。
 

六、完善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准确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之一,师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利于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单独交流,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班主任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一个月举办一次学生交流主题班会,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有助于互相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3.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状况,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更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校里出现的突发情况。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一步步完善并提高,但是这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天性进行约束,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以及爱好等,然后针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建议,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