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3期 总第5709期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3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迁市泗洪县大楼实验学校 祖维学 发布日期:2019-02-25 13:12: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以人为本”教育改革理念核心的具体体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除了先天因素外,更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感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契机,并对此做了初步探究,特分述如下。


一、捕捉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


课本是承载知识的载体,一篇优秀的课文不论长短,其价值在于给人创造的起点而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创新的闪光点,发现文中能够点燃创新火花的地方,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是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最好的支点。
 

如教学《梅花魂》,文中有句话:“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因为这篇课文在表现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祖孙间的亲情,所以在教学这一句时,让学生去想象外祖父当时是如何抱着“我”,又是如何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抓住这一想象空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创新内容,把人物的动作、表情描述得细腻传神,这个创新亮点的把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祖孙两代人的亲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才。我还准备了文中诗句的全诗内容让学生去读、去体会,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古诗的诵读方法,同时也让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如教学《穷人》,文章结尾有“渔夫打开蚊帐时”这句话,首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插图去想象渔夫的表情、动作及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很多学生都想出了具有现代浪漫气息的、出乎我预料的内容。教师把握课文延伸内容去创设情境,把学生放到创新的天地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其中的愉悦和满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创新教育模式,即在阅读教育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去思考,说出自己的看法及体会,利用生成资源让学生从中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其目的是打破以课本为唯一教学内容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以阅读中的问题为导向,在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根据文章的写作内容和特点,让学生从课外资料中寻找有关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让学生充分去读、去体会,然后比较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创新之处。然后再说说分别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优美图画,去体会描写山水词语的优美之处,体会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从中感受新意,拓宽思路,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三、在阅读“矛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中,学生感受到的教材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点让学生去反复读,在读中探究、讨论,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中心,从文中悟出新颖的东西。
 

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最后一句话是:“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是一个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发现的,他说:“这句话有毛病,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当时我眼睛一亮,好例子!我决定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上讲。我先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再让学生去思考,可学生思考片刻后仍没有人举手。于是,我稍作提示,让学生抓住课文的“矛盾”,联系全文理解——从表现人物精神方面去思考,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过了一会儿,学生们才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中寻找到了突破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中得到了训练,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一种新颖的思维方式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四、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儿童的这种特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山奇的特点时,我并不满足文中所写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的山的形状,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山还会有哪些奇特的形状,然后师生共同朗读,在朗读到“像骆驼”时,我接着读“像……”,让学生补充内容。学生略作停顿,然后七嘴八舌,有的说像长颈鹿,有的说像大熊猫,还有的说像和尚在念阿弥陀佛……这些都是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去想象、探究的结果,给桂林山的奇特形状做了探索性的补充,说得富有儿童化,学生的探索精神从中得到了体现。讲到此处我并没有暂停,而是让学生把想象的形状画出来,让富有想象色彩的山的形状具体化,桂林山的形状在学生们的努力绘画下就更加全面、丰富了,我再适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也让学生获得了新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长期性的,不是立竿见影的。以上几种探索性教学方法的使用不能相互孤立,可依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相互渗透,灵活使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培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