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基于真实问题探究的STEM教学案例——玩转小陀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丁永祥 发布日期:2019-06-05 11:53:29 |
丁永祥 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无锡市“史瑞娣-勇辉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宜兴市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宜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宜兴市新长征突击手。曾获江苏省、无锡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赛教一等奖,无锡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学习背景 STEM学习是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即学生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一种社会体验。学习内容的真实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课程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因此,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玩转小陀螺”一课。该课的主要活动是引导学生利用圆纸片和牙签组装小陀螺,并想办法让小陀螺转得时间更久。通过本课的实践,我们尝试在教学中把STEM教育理念引入课堂。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尝试用基于真实问题探究的STEM学习进行有效教学,允许学生对学习有所控制,在不断拓宽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加快学习的催化剂,尝试让学生自己来摸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己设计小陀螺模型,为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制作小陀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反思改进,从而让小陀螺转得更稳更久,收获对更多科学概念的理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同时提高协作技巧。 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由转轴和转盘组成。
3.初步了解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制作一个能转起来的小陀螺。
教学过程 一、聚焦任务,制作一个能转起来的陀螺 1.谈话导入 师:你们玩过陀螺吗?怎么玩的?(教师出示陀螺游戏图片,如图1) 2.了解陀螺,引出任务 (1)通过出示不同形状类型的陀螺,比较概括出陀螺的构造。(如图2) (2)教师出示实验所需的圆纸片和牙签,引出本环节任务——制作陀螺。(如图3) 3.小组讨论,确定方法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小陀螺? 生:把牙签插在圆纸片里面。
生1:牙签就是小陀螺的转轴。圆纸片就是小陀螺的转盘。
生:这样能保持平衡。
1.测试陀螺,观察成果 师:你们刚刚制作的陀螺能转起来吗?转的情况怎样?
2.交流经验
师:怎样保证测试的时间更公平,更有说服力? 生3:多测试几次,算出它们的平均时间。 生4:转动时使用的力气每次都应该差不多。
1.比较实验,讨论探究
生5:时间转得长的陀螺的转盘低一点。 生6:转盘低的陀螺转得更稳,所以时间就长。
生8:我还有发现,有的组的陀螺是用牙签尖的一头转的,有的用平的一头转的。
生:尖的。 师:为什么?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调整转轴、转盘,测试并记录汇总数据。 2.小结
【测试三】 师:还有谁有什么办法让小陀螺转得更久吗?
师:通过刚才的测试,你有什么发现? 生:在大转盘里的陀螺比在小转盘里的转的时间更长。
1.简介陀螺仪 科学家利用陀螺高速旋转时转轴很稳定的特点,做成了陀螺仪。(如图4)在飞机、轮船上就有这样一个装置,它有什么用途?(师生讨论) 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STEM教育通过在众多孤立的学科中建立起一座新的贯通桥梁,为学生提供了整体认知的契机,通过把各领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和学有机整合到一起,将学生先前零碎的知识梳理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一种跨学科的有机融合。“玩转小陀螺”一课体现了工程设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制作实践—反思改进”的基本流程,通过聚焦现实世界中真实问题的引入,利用圆纸片和牙签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陀螺,在测试过程中通过陀螺旋转时间的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在观察、对比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寻找到减小摩擦力、降低重心、增加转盘重量等改进方法,使自己的小陀螺通过不断改进的迭代更新,实现转得更稳时间更久的任务要求。 专家点评 本节课丁永祥老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陀螺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开始了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课上首先开展对陀螺历史、种类的探索,再通过观察和归类,发掘并概括出不同类型陀螺的相同构造,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为制作一个能转起来的陀螺奠定基础。随后学生在动手实践、数据对比中改进技术。丁老师让学生自行探究转轴与转盘间的位置关系、测量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最佳位置,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