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安徽•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2期 总第5697期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2期  下一期
推进教育信息化 实现教育现代化——滁州市定远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黄振群 单新成 王娟 发布日期:2019-01-11 13:50:42

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滁州市定远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农村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本期集中展示该县两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为全市乃至安徽省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绽信息技术之花   结优质教育之果
 

瞧,学校七年级(12)班的学生们,正在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上查看教师发布的信息。听,学校相关负责人正在介绍:电子班牌的用处很多,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员以及家长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渠道在班牌上发布信息、分享内容并点赞、评论,使师生交流、家校互动真正实现了零距离。这是笔者近日在定远县第二初级中学的见闻。
 

笔者走访发现,目前,学校已为校园里的40个教室安装了电子班牌,成为定远县第一所使用电子班牌打造智慧校园的初级中学,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进程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首先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学校信息中心,配备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要求教师们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度来激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积极性;通过制度来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功能。


同时,学校更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学校已建立起2个计算机教室、1个多媒体录播教室,40个教室全部装有“班班通”,每个“班班通”都装有“畅言”教学系统,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并与网络连接,每位教师人手1台笔记本电脑,校园使用百兆宽带网络,安装了30个无死角高清网络监控摄像头。
 

同时学校还大力推广使用各类信息化教育软件,如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使用,充分发挥了公众号宣传、交流、学习和反馈的作用,及时发布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最新动态,使之成为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展示了学校的育人成果和师生的时代风采,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的及时公开。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学校通过多种类型的现代化教学培训和教学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一是做好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学校或邀请各类教育信息化专家来校讲座,或组织各学科教师到各地各校学习,对全校教师进行不同层次和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培训。二是重点组织每学期的示范观摩课、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多媒体基本功大赛,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级优质课比赛,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三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如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鼓励广大教师注册并上传下载优秀教学资源,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目前学校教师已全员注册该网站,学生注册数为1866人,上传资源30661个,下载资源38589个。同时,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网站的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如“一师一优课”“微课”、教育论文评选、课例汇集、翻转课堂等,部分教师分别获得部级、省级、市级优秀奖。

 

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


学校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活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能合理地使用一定的信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和创造。学校认真组织信息技术兴趣活动,以多样的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定期开放校园计算机网络教室,组织兴趣活动小组,进行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挑选优秀学生作品参加电脑制作大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校长杨传玉说道:“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要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终身学习,注重开放共融。学校摒弃了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和空间,更加注重教育的个性化。”相信不久的将来,学校一定能够全面绽放信息教育之花,结出最丰硕的优质教育之果。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定远县炉桥镇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坚持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融合创新”为原则,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投入技术装备
 

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共有计算机158台。校园网络管理中心1个,校园广播站1个,学校为所有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中控讲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光纤校园局域网,并为任课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使电脑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具,建有校园广播音响系统、学校安全视频监控系统,2018年学校又新建一间智慧课堂教室。

 

开展教师培训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软件技术培训,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聘请科大讯飞专家为教师进行智慧课堂运用的培训。为了使学校全体教师都能掌握信息技术,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以点带面”的方法,带动教师学习新技术。
 

与以往“以老带新”的传统模式不同,结合“班班通”教学系统以及计算机软件运用技术为基础的特点,结合青年计算机使用熟练的特点,安排老教师拜青年教师为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技术优势和干劲,让老教师在与青年教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点带面”,学校充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安排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的技术培训,回到学校后以这些骨干教师为支柱建立各学科的日常技术培训学习体系。
 

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适应这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能力。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技术攻关主题,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来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此外,学校还把“班班通”运用技术水平的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

 

利用信息化手段
 

学校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支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充分运用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技术和课堂的整合。
 

二是深入课堂,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利用典型课堂案例进行教学交流、研讨与反思等。


三是学校开展多学科电子白板大赛,促进教师进一步提升对电子白板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直观性、互动性、及时性的优势,使电子白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水平。


今后的工作中,炉桥镇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还会继续努力,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