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书现代教育传奇 筑未来教育之梦——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发展纪实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 龙继红 发布日期:2019-01-11 12:45:19 |
《礼记·礼运·大同章》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一直以来,“大同”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948年,伟大学者、中印友好使者谭云山先生创办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一代代大同人,秉承谭云山“天下大同”的理想,求索不息,跨洋结谊;虚怀若谷,“引进、走出”,汇国际视野,更教育认知,丰富并扩充大同教育之内涵与外延;驱“天下大同”动力,彰优质办学魅力,聚多所学校结盟,扬大同品牌美名,成湖湘对外典范,谱教育盛世华章。
七十年如歌岁月,风雨与硕果同行 大同小学由伟大学者、中印友好使者谭云山先生创办于1948年3月。抗战胜利后,谭云山、陈乃蔚夫妇从海外回国定居长沙。因长期战乱,当时许多儿童流离失所,无法就学。见此情景,谭云山、陈乃蔚夫妇立志办学,创办学校取名为“大同”,意在以“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激励四万万同胞砥砺前行。 建校初期,学校秉承平民化教学理念,实行低收费、免费入学体制,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和良好声誉,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裕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其间,陈乃蔚在学校所属的袁家岭区域挨家挨户走访穷苦人家,劝他们将失学儿童送到大同学校免费读书,接受教育。大同学校的创办,初步实现了谭云山夫妇在祖国兴办教育事业的理想,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大同理想”的追求。 上世纪70年代起,学校致力于教学改革:语文教学摸索出“读写结合提前起步,提前写作,不同层次,同步进行,交叉训练,把拼音、识字、说话与写话形成系列训练”等经验;数学教研组进行了“集中式教学法”“家庭作业配套布置”“数学智力游戏课”等实验。上世纪90年代,学校进行了“小学英语教学实验”“小学语文本体改革实验”“教学多媒体实验”等教学科研课题实验。新世纪以来,学校进行了信息、礼仪、真情作文、职业体验等十余项课题研究,科研立校,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2005年以来,大同小学依托“天下大同”的办学思想,先后创办了大同二小、大同三小、大同古汉城小学、大同瑞致小学和大同星沙小学,是长沙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先试先行者,为长沙市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同小学秉承“以人为本,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立德树人,培养有文化根基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传承历史,立足当下,办学效益持续提升。学校的“大同论坛”“名师工作室”“同美学院”等形成了一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稳居全市前列;2017年被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成为长沙市唯一一所上榜小学,办学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 目前,大同小学共有22个教学班,1120名学生,教职员工71人。其中,湖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长沙市、区首席名师3人,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18人。 校园文化引领梦想 以人为本,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
七十年前,大同小学在谭云山先生“天下大同”的基础上形成“有教无类、和谐至善、天下大同”的办学宗旨,这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直以来,一代代大同人始终秉承谭云山先生“天下大同”的办学思想,薪火相传,励精图治,弦歌不绝,使之成为了享誉三湘的名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步入新时代,学校在现任校长龙继红的带领下,通过查找资料、与谭云山先生后裔及历任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座谈走访等,围绕“有教无类、和谐至善、天下大同”的办学宗旨,在大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梳理、提炼、创新,形成了“以人为本,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立德树人,培养有文化根基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创生出具有历史烙印又能紧扣时代脉搏的办学文化。同时,学校树立了“开放、融合、求实、卓越”的校风;“立德、立言、有守、有为”的校训;“至善、有恒、乐学、守礼”的学风;“仁爱、尊重、敬业、创新”的教风。新时代,“大同精神”有了新的灵魂。 大同人一路探索,一路前行,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融合、诗意、温馨的幸福校园,共同打造了“创生文化”新校园,致力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球村人。大同人以现代眼光、国际视野,存天地之心,立学生之本,铸学校之魂,固民族之根,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大同世界。
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大同小学坚持“抓科学管理,管教管导;抓常规教学,保质保量;抓素质教育,形式多样;抓教学科研,探索求新”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教师主导教学,坚持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差异,启发学生潜能,追求教与学优效的教学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分层启潜,高效生成”。 坚持以教师主导、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校引领教师自主自觉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基本底色,设计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处于全景式的学校办学理念熏陶中。课堂上,教师力求优化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通过创设情境―动力激发、明确目标―主动学习、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的教学方式,学校初步达成了“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态度积极主动,能认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预期目标。 分层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教学,深度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课堂重在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划分层次,并相应地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同时,大同人秉持挖掘潜质观,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发展的“上限”,运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等策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优效生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均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能所用。 大同人以“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分层启潜,高效生成”为教学理念,关注教与学的优质生成,通过学校与教师创设条件、环境实施差异教学,促进了学生个体内因的转变,促进了学生个体由最近发展区域转化成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还原了课堂生命力与张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