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小蝌蚪找妈妈》续集——故事情境下的Scratch穿越迷宫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袁施春 发布日期:2018-12-14 09:23:49 |
学习背景 近年来,少儿编程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学生编程思维的养成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2017年修订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本课依据指导纲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本课是基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7课“穿越迷宫”所设计。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在本学期初开始了少儿编程——Scratch的学习。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趣味性的课堂实例,让他们对Scratch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课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教师先从简单的脚本入手,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再利用所学习的脚本,创意地编辑不同故事情节;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创编,用Scratch讲述各自的故事。信息技术课不再是单纯地学习冷冰冰的技术,而是让学生在浓浓的故事情境中,感受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创作文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看到天真活泼的你们,老师不禁想起了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故事机,最幸福的事就是躺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故事,依稀记得那个故事的名字叫作《小蝌蚪找妈妈》,你们听过吗? 教师以谈话式的情境导入课程,从而跟学生达成共鸣。
《小蝌蚪找妈妈》续集是教师为本节课的开展,对故事情境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蝌蚪们在许多小动物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见到久别重逢的小蝌蚪们,内心非常激动。她拥抱了每一个孩子,可是发现少了一只小蝌蚪。这只小蝌蚪掉队了,它在河道里游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找到妈妈,它到底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呢?最后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继续发挥想象,创作故事,并能够用Scratch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提供给学生Scratch故事的基础界面。
1.分析故事已知部分,学习故事基础脚本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回顾“移动10步”工具的使用,从教师创作的部分故事中,分析故事情节,设置移动参数。 学生能从“小蝌蚪在河道里游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找到妈妈”这句话中分析出小蝌蚪此时此刻一定非常累,肯定游得很慢,所以脚本里设置的速度不能太快。 根据对已知内容的分析,小蝌蚪的移动应该设置成“移动2步”;再考虑到我们需要演示故事的发展,需要让小蝌蚪跟着我们的鼠标游动,继续添加控件“面向鼠标指针”。(如图1) 2.测试故事基础脚本,发现存在的问题
生1:如果小蝌蚪碰到岸上,那么就回到起点。 生2:如果小蝌蚪碰到岸边,那么就后退2步。 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第一个学生提出的想法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这是游戏型脚本的设计方法,并不是故事型脚本设计的方法。第二个学生则联系实际,想到了撞到岸边的反作用力,会后退2步。这里,教师借机给学生解释游戏设计和故事设计的区别,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脚本的搭建,以此来学习新知。 根据学生2的表述,编辑脚本如图2所示。 3.巩固新知,创作故事情节 师:老师的故事就编写到这里,接下来小蝌蚪会在河道里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度过的呢?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 在这个环节,教师设置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在合作小组内讨论故事的情节发展,并根据故事设计单完成相应的故事脚本,合理分工,进行脚本搭建和故事的演示及讲述。 【课堂实录1】 生:小蝌蚪在河道里游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找到妈妈,这时它游到了一个岔道口。这个岔道一边被石头堵着,一边被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霸占着。小蝌蚪非常害怕,但它还是鼓起勇气往大螃蟹游去,没想到这是一只有爱心的大螃蟹,看到小蝌蚪游过来,就给它让了一条道。(如图3、图4) 【课堂实录2】 生:小蝌蚪在河道里游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找到妈妈,这时,小蝌蚪游到一个岔道口。一边是大石头,可是小蝌蚪已经没有力气去推石头了;另一边是密密麻麻的水草,小蝌蚪就想先游过去看看吧。水草们看见小蝌蚪那么可怜,纷纷缩起自己的身体,给小蝌蚪让路。(如图5、图6) 以上是两组学生的创意,虽然都是通过“如果”和“碰到”控件搭建的故事脚本,但是学生对不同故事情节的解读,赋予了脚本“生命情感”的热度。
师:小蝌蚪经过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同学们想一想,久别重逢的母子俩会说些什么呢? 课堂进行到这里,学生们已经完全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能够全情地体验小蝌蚪和妈妈之间语言和情感的交流,并能学会在“如果”和“碰到”控件中加入不同的控件,实现不同的功能,不光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还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了之前学习的控件,感受脚本赋予意义后的魅力。(如图7、图8、图9) 三、欣赏分享 欣赏完整的故事和动画。小组分工:一人操作动画,一人讲述故事。 实践反思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熟练运用侦测和判断控件搭建脚本。课堂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贯穿,先在回顾旧知的过程中搭建基础脚本,进而在搭建基础脚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探索新知,再通过创作故事的方式巩固新知,最后通过“如果”和“碰到”控件的灵活运用,来巩固已学知识,体会脚本的不同用法,感受脚本的魅力,让学生在相似的脚本中搭建出不同的故事,拉近学生与编程的距离,帮助学生建立创作自信,为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