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河南特别报道•教师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8期 总第5674期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8期  下一期
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 张随学 发布日期:2018-11-16 16:34:28

教师阅读的厚度,往往决定其站在讲台上的高度,读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教师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1.读书是终身学习的需要。21 世纪是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人类知识总量的储备周期越来越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人类现有的知识,到本世纪末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这表明在历史上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人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走向未来的通行证,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2.读书是民族振兴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勤奋学习、酷爱读书的民族。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古人勤奋苦读的典故我们耳熟能详。现如今我国的读书现状又如何呢?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量4.66本,识字者当中只有一半人有阅读习惯,业余大量时间都在玩手机、刷微信、看电视剧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强大,我们一定要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3.读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慧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何种地位。”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知识面越来越宽,教师如果不及时给自己充电,不注重知识的储备和积累,不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状态,消除“职业倦怠”;读书能使教师不断增长智慧,使教学充满快乐。读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是人生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二、教师需要读什么书
 

信息时代图书报刊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尽毕生精力去阅读,也不过是“书海之一粟”。读书不能漫无边际、信手拈来地随意乱读,应根据“需要、可能、兴趣、特长”四合一原则,有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去读。台湾学者郝明义将书比喻为食物,是非常形象的。第一类书如同主食,包括职业、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及解决之道;第二类书如同美食,满足思想需求和物质需要;第三类书如同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即工具书;第四类书如同甜点、零食,用于娱乐、消遣,满足休闲需求。四类书籍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取舍,我有以下看法:其一,按时足量摄入“主食”;其二,不时享用“美食”;其三,善用“果疏”工具书;其四,控制“甜点、零食”的摄入。这里推荐教师读以下方面的书。
 

1.国学经典、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精品,了解并阅读国学经典和中外名著,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必修之路。
 

2.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阅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就是取乎其上,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从而尽快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与学科有关的报纸杂志。报纸杂志更新速度快,时效性、针对性强,经常浏览阅读与学科有关的报纸杂志,能让你更快更准地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有效改善自己的知识构架,提高专业素养。


4.教材、教学参考书、学科工具书。研读教材、教参,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关键,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科工具书能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是很好的教学助手。


5.儿童文学。教师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读学生们喜欢的书。此可谓一举两得,作为教师,你会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儿童读物成为你和学生交流沟通的纽带。


6.家庭教育类书籍。作为教师,可以从此类书籍中汲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从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从而成长为优秀的家长。


三、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提到读书,大家可能感觉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时间读书。现实工作中,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检查,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回到家中还有一大堆的家务要做,很难挤出时间来读书。如果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忙到没有时间读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真正缺的不是学习的时间,而是一颗想学习的心。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对于该怎样读书,我想给大家提以下几点建议。
 

1.定期买书,把买书列为家庭的一项财政支出预算。
 

2.制订详细的读书计划,贴在醒目的地方,时时督促自己。


3.建立相应的读书监督机制,消除惰性,持续读书。
 

4.零整结合,挤时间读书。


5.注意读书方法,泛读、略读、精读相结合,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6.做好读书笔记,帮助记忆,加强积累,提高阅读效率。


7.加入读书会,结伴同行,相互促进。


8.向各种报纸杂志投稿,读写结合,实现专业成长。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老师们,让我们与书为友吧,在读书中滋养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提高我们的素养,在读书中充实我们的人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