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安徽•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8期 总第5674期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8期  下一期
为三山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芜湖市三山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黄娟 发布日期:2018-11-16 16:11:45

为给学生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创建教育信息化校园,近年来,芜湖市三山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工作,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学校在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后,教育管理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本期刊登一些典型学校案例,以飨读者。

 

基于信息化
创新学校教育

 

芜湖市高安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高安小学”)的校长郝社礼站在教学楼前,脸上写满了兴奋和自豪。回忆起刚到校任教时,眼前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学楼,而如今的校园却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综合办公楼,教师也从“一支粉笔加一本教科书”发展到现在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传统的应试教育也悄然变为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今昔对比,郝校长心中写满了感叹。
 

在该校从教多年的电教中心主任叶俊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记者介绍了应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前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现在的很多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像美术课,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不同色彩带来的视觉体验,更好地加深对一幅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记者走进高安小学,难以想象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一一俱全。据郝校长介绍,目前学校拥有信息技术网络专用教室2间,教师软件制作室、录播室、网管中心、多功能报告厅、3D打印教室、创客教室各1间,有26个班级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新建的近300平方米的图书信息中心配有20座的视听(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早在2015年就已经实现了电子借阅。可以说,这里的农村娃已经和城市的孩子们一样享受着现代化的教育条件。
 

高安小学的发展是三山区扎实推进信息化带动教育均衡化的一个缩影。创建于1950年,2010年2月才区划到芜湖市区的高安小学,站在教育未来发展的新高度,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特色建设方向,制定规划,稳步推进,有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教育思想、师资培训、教育管理等“软件”建设。因此,高安小学在落实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支观念新、素质高、乐于创新、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
 

“首先,我们引导教师深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教师意识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当问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时郝校长这样说。
 

郝校长还提到一点,从2017年起,学校建立了教师信息化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优势,为教师应用新技术提供服务,同时建立教师的互助、提高等激励机制,提高学科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兴趣,使教师尝到教育信息化的甜头。
 

据了解,高安小学已经有上百人次的教师在省、市、区乃至国家级的整合课比赛、一师一优课评比、乡村教师信息化大赛、教师微课评比中获奖。


当提到学生在信息化运用方面的成绩时,郝校长眼神中透露出自豪的微笑。原来,高安小学的学生3D打印作品在区、市和国家级屡屡获得一等奖,曾引起了芜湖市信息技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并且对学校3D打印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从2016年起,我们学校就开始有了10个社团,但‘3D打印社团’在电教主任叶俊的带领下,在辅导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努力配合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后期我校还将在3D打印与学科,特别是与科学学科进行高度融合,并启动创客建设和机器人项目的探究,努力把教育信息化和创新教育深度融合。”郝校长在谈到“3D打印”的未来规划时说道。
 

通过本次采访,我们欣喜地看到高安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后,教育改革正逐步向纵深发展,信息技术已与各科教学日趋融合,教师的业务素养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很多教师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信息技术这一时代快车,相信高安小学以此为起点,继续开拓进取,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引领下,定会开辟出学校现代教育的新天地。

 

融合信息技术
提升教学能力

 

在芜湖市小洲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小洲小学”),你可能会看见这样的画面:三五成群的学生在社会实验室里正研究着一个昆虫标本,一两个教师正讨论着如何用新媒体进行电子备课、作业批改等……自三山区逐步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以来,小洲小学肩上便多了一份使命,在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等领域作先行探索与尝试。
 

坐落在长江之滨,有着“蔬菜之乡”的保定街道联群村的小洲小学,始建于2001年3月,地势开阔,环境宜人,学校占地20000多平方米。随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席卷校园,师生们热衷于发现校园每天的变化:壮观实用的教学楼,功能齐备的综合楼,高速互联的校园网,一应俱全的音乐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网络教室和录播教室等功能教室,学校俨然已成为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小学。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营造创新文化特色,努力将小洲小学打造成为一所数字化生态校园、一座立体的智慧宝库。”在校长王贤根的规划里,小洲小学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将学校打造成数字化生态校园是今后学校发展的一个方向。而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小洲小学制定了《芜湖市小洲中心小学智慧平台应用与管理办法》,对电子备课的要素、格式、检查方法等教学常规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让全体教师在电子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五个方面都能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在强化平台备课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小洲小学严格落实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评价不再流于形式。通过“巡查—检查—总结”的精细化管理,选择一些备课认真、上传优质教学资源多的教师进行表彰,形成良好的运用平台氛围,并把结果作为平时教学检查考核与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等挂钩,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使用智慧教育平台的积极性。
 

另外,小洲小学积极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研活动,共在智慧平台上开展了32次集体备课活动,超额实现了人均一节网络集体备课的目标。充分运用智慧平台开展了省级信息化课题《微课程辅导下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在平台中开展了多次有关微课知识的网络培训活动,教师们通过智慧平台观看视频,撰写体会,提高了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同时,教师们把课题的研究成果上报平台,实现了课题的网络化管理;学校还每年组织开展各级微课评比活动,以丰富的活动来带动教师运用智慧教育平台,让教师充分体验到信息技术的强大,让其能够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如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第20届和第21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学校的雷丽丽老师分别荣获2个一等奖;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安徽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雷丽丽、姚亚群、解沁洁等8位教师分别获奖,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安徽省中小学微课评选活动中,学校朱琴琴、姚亚群等6位教师分别获奖。自2014年以来,学校教师在全国信息技术运用比赛中获奖人次达12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人次达32次。


王校长告诉我们,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变成了常态,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的毕业班成绩近几年来在三山区名列前茅,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小洲小学的教师们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正搭乘数字化校园建设之舟和小洲小学一起扬帆远航。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