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6期 总第5662期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6期  下一期
农村小学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庆市望江县高士中心学校 聂红兵 发布日期:2018-10-19 08:49:08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一直在寻求借助教育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促使教育信息化环境与教育教学应用的有效融合,深切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对此,我们高士中心学校对过去几年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加大投入,转变观念
 

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软件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物质条件,抛开这些,教育信息化无异于纸上谈兵。在经济条件极为拮据的情况下,高士中心学校由原先的一台办公电脑发展至如今的80台,生机比达10∶1;校内网络主干速率达100Mbps,网络终端遍及每个教室和每位教师办公桌,所有教师均配有办公电脑,所有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均装有液晶触摸电视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学校还建有80G的教育资源库,500课时的音像资料库,自制教学课件200多个,为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能否促进教学,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因此,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使教师通过了解信息技术,为其教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打下基础。在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胡泽芬老师执教的《纸船与风筝》荣获全国三等奖。对于走在信息化前列的学校来说,此奖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这是全县唯一获得该项赛事的奖项。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组织开展,能很好地促进广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学校在“班班通”刚安装完毕时,便成立了电子备课组,邀请专家到校做班班通设备使用、电子白板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并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基于“畅言”教学系统的电子备课,学习微课制作与应用技术,将经过精心打磨的课件、微课即时上传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学校也依托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把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体教师通过平台上传、下载教学资源,切实感受网络教学资源“互联共享”带来的便捷,并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学校定期对电子备课实验组教师的空间进行业务督查,对教学设计、反思、课件、微课视频及教学日志等项目进行跟踪检查。通过这些措施,让空间应用与空间建设相结合、空间应用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空间应用与主题活动开展相结合、空间应用与督导评估相结合,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实效性。
 

学校信息化工作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课题研究不可缺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依靠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正悄悄发生改变。电子白板、电子教材、移动学习终端的推广和普及,不断实现由教材到学材、由教师到资源、由教室到社会、由教学到导学的重大变革。
 

、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构想


自2014年学校成立电子备课实验组以来,学校要求实验组全体成员必须提供电子版的教学设计。但教师们大多反映“这种教学设计复杂、难写,给参与实验的教师们增加了工作量,还是动手抄写备课最简捷”。但传统的手抄教案备课,大部分教师都是找准一本教案一直抄下去,针对某一节课,自己到底设计了哪些环节并不清楚,所以眼前教学设计的难题,不一定是件坏事情。
 

电子备课方面,将按照浏览教材、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打开畅言系统的电子课本了解媒体资源、对媒体资源予以打磨、增删取舍并加以整合、对照电子课本的内容填写表格式教学设计这一流程操作。其中,对媒体资源予以打磨这一环节确实需要教师多花时间,将电子课本中默认的资源进行取舍,并需要搜索“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人教网”等资源网站中所需课件并加工,嵌入电子课本中,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授课文件。这一环节操作虽繁杂,但可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微课是一种新潮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了解微课的特征后,我们可利用微课教学内容聚焦、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的特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疑点等掌握不牢固的地方,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教师将微课上传到资源平台,学生可下载反复播放,不但可巩固知识,还可查漏补缺,从而有效改变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课余无人辅导的困境,极大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相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政策支持下,在专家的引领下,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