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6期 总第5662期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6期  下一期
在认识图形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陈海勇 发布日期:2018-10-19 15:54:49

教育家陶行知对如何获得知识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是如此,不是按照教材定义的方式,而是由先前眼睛看到的,利用积累在脑海中的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编码,在辨别、分化、抽象、概括后发展而来。可见,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前提。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什么是可以用来做“根”的基本活动经验呢?本文试以苏教版二上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中“练习三”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体验观察活动,获取数学感官性经验
 

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感观性经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图形的共性与特性。
 

【环节一】图形变身:在钉子板中改平行四边形。
 

引出:接到报告,城堡出现两个不速之客,它们说自己是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提问: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不是?能不能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平行四边形?
 

操作:学生在钉子板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一名学生上前演示,移动其中一个点,将图形改变为平行四边形。
 

提问:这位同学改变了一个点的位置,为什么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有没有不同的改法?
 

追问:在这两个图形中,不论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只要怎样就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
 

学生通过观察改变一个点的位置将图形恢复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虽然这样的感知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具有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种数学感观性经验的获得是实现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建构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二、体验探究活动,丰富数学操作性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展现条件,融探究与操作为一体。
 

【环节二】图形分割:多边形分三角形,探究多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谈话:我们接到新的任务,要把一些图形分成三角形,并且分成的三角形个数要最少。


操作: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运用“小刀分割”功能分一分、比一比。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推送完成的作品。
 

交流:随机点击头像,出示作业进行对比。学生按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顺序分别介绍自己的分法。 
 

提问:要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最少,分的过程都有什么相同点?
 

生:把一个点和它相对的点连线,切一下。
 

思考:四边形最少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几个图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越来越多。
 

生2:边数-2=最少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提问:如果有一个七边形,它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八边形、九边形呢?


通过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在“做”中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今后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做准备。
 

三、体验猜想活动,积累数学推理性经验
 

让学生经历和感悟由条件猜测结果,或者由结果探究成因的过程。


【环节三】长方形折成其他多边形。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的一个角折起来,猜一猜折后变成了几边形?


生:五边形。


猜测:继续折,会是几边形?


生:六边形。


师操作(还是五边形)。
 

师:猜错了没关系,还有机会,下面会折成几边形?


生:六边形。


师折角验证。
 

课件出示如下图:

提问:第一行五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五边形?第二行六边形折过后为什么还是六边形?


生:因为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它就是几边形。


上述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感知,为以后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作了铺垫。


四、体验反思活动,提升数学策略性经验


经验是学生的一种认识,其获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提升活动经验的重要渠道。
 

谈话:今天同学们一起到图形城堡旅行,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把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
 

生2:我知道了怎样把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成三角形且个数最少,我还发现了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生3:长方形可以折成不同的多边形,还能剪拼成平行四边形。
 

通过回顾折、剪、拼、分等探究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感知图形间的联系,体会图形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及兴趣,为后续学习积累策略性经验。
 

当然,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相当部分来自于日常生活,获取的经验成分中,有其模糊性、片面性,甚至有错误在其中。教学的任务就在于对学生既有的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实现经验的重组,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促进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让模糊的变得清晰,让片面的变得完善,让零散的变得结构化。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