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神奇的夜光杯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田迎春 专业指导:赵宇 发布日期:2018-10-05 09:53:50 |
田迎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大赛、亚太机器人竞赛等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指导的多项学生科技作品成功申请专利。
学习背景 21世纪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使命。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把“创新”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几年,我校尝试将3D打印技术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神奇的夜光杯”是我校校本课程“3D打印与创客”中的一个活动。本活动将3D打印和电子电路知识进行结合,学生设计制作倒入水以后能够发光的高脚杯。
知识与技能:掌握放样工具的使用,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高脚杯的过程中感受3D建模的神奇,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使用放样工具,利用3D打印设计创意作品。 教学准备 PPT课件、高脚杯实物、广播软件、LED灯、电阻、三极管、电池仓、纽扣电池等。
本课计划三个课时完成:分析任务,画出设计小样,测量出尺寸;学习123D的放样工具,设计高脚杯外形;搭建创意电路,完成高脚杯的设计。
教师展示婚庆现场并拿出一个玻璃高脚杯,要求:在高脚杯杯身进行再次创作,增加婚庆现场的浪漫气氛。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构思设计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引导学生以增加灯光的方式烘托气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的设计并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将高脚杯从杯身部分切开,上半部分(如图1左)用来盛放液体,底部封闭;下半部分(如图1右)用来放置电路。 2.绘制草图
第二课时:利用123D设计高脚杯 一、分析模型 师:我们以前的设计都是将模型分解成为一个个基本图形,然后进行拼接消减。现在我们来看这个高脚杯如何去分解?(学生思考回答) 师:我们发现高脚杯有些部分不能用我们常见的图形去分解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建模方法——放样。(教师对如图2的高脚杯上半部分做演示讲解)
师:上面的模型不是基本几何体,无法直接建模。但它有特点,即对称且横截面都是圆,只是大小不同。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几处关键截面——底部、腰部和瓶口。如果能利用这几处做出杯身就好了。(如图3) 二、学习制作高脚杯 第一步,点击菜单“基本几何体—圆”,拉出一个圆。(如图4) 第二步,点击拉出的圆并复制一个圆,自动出现移动新圆的箭头。(如图5)拖动向上的箭头(Z轴)或在对话框中输入10mm,得到上下两个圆。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复制不了的问题,教师讲解关键点:选中圆圈还是选中圆面。如果你在圆的边缘点击,选中的是圆圈;把光标移到圆中,出现绿色光环再点击,才会选中整个圆面,中间是蓝色的。
第四步,放样。拖动右键,选择一个俯视的角度,点中底部圆面,再按住Shift键,依次点中上面三个圆面;光标移到小齿轮,出现快捷菜单,点击放样(如图7),回车(也可以在主菜单上找到“构建—放样”)。放样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调整控制点来修整图形(如图8)。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无法放样的问题,教师给予提示:选中圆面有技巧,让光标在圆的中间移动,等边缘变绿了再点击。选中圆面后中间会变蓝色,否则没选中。放样后的图形和想象的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圆面选择的顺序问题。 剩下的操作是抽壳,我们的杯子需要能够透光,所以抽壳时要注意壳厚度。 三、学生自主设计 学生根据小组的草图,设计高脚杯的下半部分。 四、展示交流 组内展示并评选出最佳设计,教师在课下进行切片打印。其余学生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收齐后上交教师,教师在活动结束后集中打印。 第三课时:电路设计,组装调试 一、搭建简易电路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接触过电路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仅需告诉学生LED灯正负极的辨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学生设计进行测试,测试时会发现将开关处的导线两端放入水(酒)中,LED灯不亮;将导线两端直接接触,LED灯发光。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解决? 二、学习新知,搭建电路 在学生思考后,教师给出答案:水(酒)的导电率很小,无法达到LED发光的电压,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解决,进而引出三极管。教师讲解三极管的作用: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的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Emitter)、基极b(Base)和集电极c(Collector)。(如图9) 如何连接?教师出示电路图,带领学生利用电路图搭建电路。(如图10)学生尝试利用杜邦线搭建电路,测试电路。 三、组装调试,完成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组装,将导线两端从高脚杯底部穿出,用热熔胶将缝隙封住,注意导线金属部分不要用热熔胶封住。将电路放置好后,用热熔胶或胶带将两部分组合在一起。 四、作品展示,反思及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组作品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多思考,利用3D打印技术将创意变为现实。 实践反思 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创意物化”的过程,通过项目制作,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应用3D打印和电子电路等多种知识技能,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夜光杯的神奇,即电子电路的实现充满好奇,能够完成制作,但对原理的理解相对困难。对造型设计上所使用的3D打印技术学生能够较快掌握,但是启发学生的造型设计创意相对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专家点评 本节课是对3D打印课程在学校中有效实施途径的一种有益尝试,将3D打印与电子电路知识相结合,以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本节课以神奇的夜光杯为主题,指导学生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创意产品原型设计,这一创作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设计思维很好的机会。(赵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