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STEAM课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5期 总第5655期 2018年10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5期  下一期
神奇的夜光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田迎春 专业指导:赵宇 发布日期:2018-10-05 09:53:50

田迎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大赛、亚太机器人竞赛等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指导的多项学生科技作品成功申请专利。

 

学习背景
 

21世纪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使命。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把“创新”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几年,我校尝试将3D打印技术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神奇的夜光杯”是我校校本课程“3D打印与创客”中的一个活动。本活动将3D打印和电子电路知识进行结合,学生设计制作倒入水以后能够发光的高脚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放样工具的使用,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绘制简单的设计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123D中放样工具使用的基本方法,设计简单的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高脚杯的过程中感受3D建模的神奇,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放样工具的使用,了解三极管的作用,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使用放样工具,利用3D打印设计创意作品。
 

教学准备
 

PPT课件、高脚杯实物、广播软件、LED灯、电阻、三极管、电池仓、纽扣电池等。


教学过程
 

本课计划三个课时完成:分析任务,画出设计小样,测量出尺寸;学习123D的放样工具,设计高脚杯外形;搭建创意电路,完成高脚杯的设计。


在第三课时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印出高脚杯的模型。


第一课时:分析任务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教师展示婚庆现场并拿出一个玻璃高脚杯,要求:在高脚杯杯身进行再次创作,增加婚庆现场的浪漫气氛。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构思设计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引导学生以增加灯光的方式烘托气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的设计并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将高脚杯从杯身部分切开,上半部分(如图1左)用来盛放液体,底部封闭;下半部分(如图1右)用来放置电路。

2.绘制草图


学生测量高脚杯的实物图,然后在纸上根据讨论出的方案绘出草图。
 

第二课时:利用123D设计高脚杯
 

一、分析模型
 

师:我们以前的设计都是将模型分解成为一个个基本图形,然后进行拼接消减。现在我们来看这个高脚杯如何去分解?(学生思考回答)
 

师:我们发现高脚杯有些部分不能用我们常见的图形去分解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建模方法——放样。(教师对如图2的高脚杯上半部分做演示讲解)

 

师:上面的模型不是基本几何体,无法直接建模。但它有特点,即对称且横截面都是圆,只是大小不同。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几处关键截面——底部、腰部和瓶口。如果能利用这几处做出杯身就好了。(如图3)

二、学习制作高脚杯
 

第一步,点击菜单“基本几何体—圆”,拉出一个圆。(如图4)

第二步,点击拉出的圆并复制一个圆,自动出现移动新圆的箭头。(如图5)拖动向上的箭头(Z轴)或在对话框中输入10mm,得到上下两个圆。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复制不了的问题,教师讲解关键点:选中圆圈还是选中圆面。如果你在圆的边缘点击,选中的是圆圈;把光标移到圆中,出现绿色光环再点击,才会选中整个圆面,中间是蓝色的。


第三步,修改截面大小。选中第二个圆,点击圆的边缘,就会标注圆的直径。(如图6)选中圆的边缘,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修改圆的大小。

第四步,放样。拖动右键,选择一个俯视的角度,点中底部圆面,再按住Shift键,依次点中上面三个圆面;光标移到小齿轮,出现快捷菜单,点击放样(如图7),回车(也可以在主菜单上找到“构建—放样”)。放样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调整控制点来修整图形(如图8)。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无法放样的问题,教师给予提示:选中圆面有技巧,让光标在圆的中间移动,等边缘变绿了再点击。选中圆面后中间会变蓝色,否则没选中。放样后的图形和想象的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圆面选择的顺序问题。
 

剩下的操作是抽壳,我们的杯子需要能够透光,所以抽壳时要注意壳厚度。
 

三、学生自主设计
 

学生根据小组的草图,设计高脚杯的下半部分。
 

四、展示交流
 

组内展示并评选出最佳设计,教师在课下进行切片打印。其余学生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收齐后上交教师,教师在活动结束后集中打印。
 

第三课时:电路设计,组装调试
 

一、搭建简易电路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接触过电路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仅需告诉学生LED灯正负极的辨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学生设计进行测试,测试时会发现将开关处的导线两端放入水(酒)中,LED灯不亮;将导线两端直接接触,LED灯发光。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解决?
 

二、学习新知,搭建电路
 

在学生思考后,教师给出答案:水(酒)的导电率很小,无法达到LED发光的电压,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解决,进而引出三极管。教师讲解三极管的作用: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的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Emitter)、基极b(Base)和集电极c(Collector)。(如图9)

如何连接?教师出示电路图,带领学生利用电路图搭建电路。(如图10)学生尝试利用杜邦线搭建电路,测试电路。

三、组装调试,完成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组装,将导线两端从高脚杯底部穿出,用热熔胶将缝隙封住,注意导线金属部分不要用热熔胶封住。将电路放置好后,用热熔胶或胶带将两部分组合在一起。
 

四、作品展示,反思及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组作品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多思考,利用3D打印技术将创意变为现实。
 

实践反思
 

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创意物化”的过程,通过项目制作,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应用3D打印和电子电路等多种知识技能,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夜光杯的神奇,即电子电路的实现充满好奇,能够完成制作,但对原理的理解相对困难。对造型设计上所使用的3D打印技术学生能够较快掌握,但是启发学生的造型设计创意相对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专家点评
 

本节课是对3D打印课程在学校中有效实施途径的一种有益尝试,将3D打印与电子电路知识相结合,以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本节课以神奇的夜光杯为主题,指导学生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创意产品原型设计,这一创作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设计思维很好的机会。(赵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