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教中国•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5期 总第5655期 2018年10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5期  下一期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政策解读(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权 发布日期:2018-10-05 09:27:01

作者简介    张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装备与信息化处处长

(接上期)
以前我们总是说学习要专心,但现在有人提出,将来的孩子要学会一心多用。这也跟社会发展相适应。学不会一心多用的孩子,他获取知识、创新的能力都比别人弱。那么,我们该如何创新?主要有四点。


首先,优化传统课堂,应该说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是信息化应用比较多的方面。其次,变革课堂教学,即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用网络再造教学的流程。比如网络学习空间、翻转课堂等方面的一些探索。再次,重构课程体系,多学科整合,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这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笔者曾看过一篇报道,美国的一家医学院,学生不需要上生理课、解剖课、病理学课,而只需要会做60多个手术,就可以毕业了。去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小学课程标准,笔者曾经跟一个教授探讨过,试图通过设计几十个实践实验的题目,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里面要求的大多数内容都融入进来,学生只要会做这些实验,参与了这些活动,就可以认为小学科学这门课他学得很好了。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未来任重道远。最后,改革评价机制。国学大师钱穆曾经提过,八股文是古代社会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考试方式,对人的要求极高,能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把那些相对优秀的人选出来。但是,也有的人说,中国足球为什么上不去,原因很多,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要考虑的,那就是选拔机制。我们从小学找苗子,初中找苗子,高中找苗子,大学也去找苗子。一棵大树成不成材,你是要看它每时每刻长得好不好吗?还是说过上几十年上百年,它能否成材?我们的选拔机制就要求你每时每刻都是好的,这样的机制选出来的,只能是相对优秀的人,那些真正的天才,是不可能选出来的。我们将来改革后的评价机制如果真能像美国的评价机制那样,才有可能改变这一面貌。
 

总之,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信学习、深度学习,是我们当前教育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三、在人间
 

1.注重统筹规划


“在人间”主要还是指教育机制,因此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统筹规划,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考试、招生、评价、管理等各环节,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在设计之初就是同步的,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深度应用,融合创新。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和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规模学校以及城市薄弱学校作为重点,加大指导支持力度。
 

2.创新体制机制
 

首先,要以教育教学应用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建设数字资源,配备设施设备,建立健全教学应用、资源供给、建设运维、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发挥中央政策引导示范作用,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中小学、高校、教研、信息、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探索融合应用的发展模式和有效办法。
 

其次,要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信息化将来是否能够落地,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没有教师的支持是肯定行不通的。
 

笔者今年视察了宁波智慧教育平台——甬上云淘(下称“云淘”),了解宁波是如何让信息化的数字资源依靠社会的机制建立起来的。教师在云淘上传录制完成的课程,家长、学生付费点击观看(最贵的课4元/次),点击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教师的积极性特别高,好多优秀教师加班加点录制,把自己优秀的课例放到网上。教师的付出与所得远远不匹配,但为什么他们还很有积极性?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了获得感,他的劳动、他的知识产权得到了认可,得到了尊重。
 

3.注重实效
 

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实践中,我们还要注重实效。例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了今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的遴选工作,5月我们已经开过一个交流会。我们的典型案例有专门的网站、专门的微信公众号、专门的电子画报,三个二维码扫一下进入公众号,我们便可以看到典型案例的整体教育介绍、信息化工作情况、数字故事、视频,还有大量的支撑材料,每一个案例都做了解剖式的说明。我们做这件事花了很多的心血和气力,就是希望让我们平时的这些案例,可以真正地让各地、各校来学习、借鉴。当然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机制,当地方的同志、校长、教师们认识到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用心的、用力的,那么,他们也会愿意跟着我们这么做,也才会陪着我们用心用力。
 

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提升计划


去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便开始研制《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计划》,但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出台,原因是我们现在正在制订一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来要以中央的名义印发。我们觉得,《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计划》应该在教学改革这个文件的框架之内,是一个落实性文件配套性文件,所以要等那个文件出台之后,再发布《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计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介绍了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但作为基础教育司,我们的信息化工作还应更多地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


第一,我们要开好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指导和推动中小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将信息素养培育有机融入各门学科与教育教学中。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了四方面能力:信息意识、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以及社会责任。怎样落地?首先要把课开好。信息化2.0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没有课的支持,固然有些学生也会有好的信息素养,但是我们还是要照顾每一位学生,所以课程的设置很重要。
 

第二,我们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式研究。为全面实现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础平台,实现教育大数据搜集与应用,分析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个性化教与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综合素质智慧评价系统不只是一个录入系统,不是教育教学结果性数据堆砌系统,而是一个数据汇集与分析的综合性大数据底层平台,加人工智能分析、指导、决策系统的综合体。综合素质系统设计应结合现阶段教育信息化成果应用的数据类型,做到从小应用来提取,汇集大数据来分析,结合人工智能做决策的立体化智能平台。通过教育信息化现阶段整理数据,以围绕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五大综合素质维度,打造全过程数据手机生态闭环,为用户角色建立用户画像。通过全方位、立体的画像,利用人工智能给出合理的决策分析建议,为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做好保障。未来几年,全国各省都要进入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高考改革、中考改革能否顺利实施?这是我们教育的大事,教育信息化要为教育的大事服务。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的推动实施,从而改变我们人才培养的模式。
 

第三,我们要研制一系列中小学编程教育指南、机器人教育指南、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研究出台中小学信息化设备配备标准,制定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第四,典型引领是推动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还将继续遴选、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典型案例,定期举办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展示各地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召开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现场会。
 

第五,我们今年还将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试点,将信息化发展成效体现在教与学模式变革这方面。这项工作写入了教育部2018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同时也写入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基础性的资源建设有必要继续完善,将来资源建设更多的是成体系、分层次的。我们希望建立资源选择的机制,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校、交给教师。
 

第六,实施中小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在全国遴选一批线上课程和微课,为有需求的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同时支持学生课上课下一体化学习。
 

第七,按照“谁接收、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平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审查、监管机制,确保资源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第八,提高全国中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质量,提高应用服务水平,建立学生学籍信息应用服务机制,将学籍号作为中小学生学习书籍的身份标志和连接点,为大数据共享应用和“互联网+基础教育”提供基础保障。
 

第九,加强信息化融合应用研究。加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规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用眼卫生的研究,结合学科性质和特点,探索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十,评估基础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或活动绩效,提高应用效益。
 

其他内容,笔者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留给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探讨和解决。
 

智慧引领变革,智能改变未来。泰戈尔曾说:“一个人是一个谜……人独自在自己的奥秘中流连,没有旅伴。”教育信息化是我们面前的一个谜,投身教育信息化,我们便注定要在它的奥秘中流连,最终找到出口。
 

(本文根据“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专家报告录音整理,有删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