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安徽•微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4期 总第5652期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4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信息技术对数学后进生转化的影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经开实验学校 江苗 发布日期:2018-09-21 08:29:53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班级中缺点和问题较多的学生,无论哪个班级里,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后进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提高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多媒体“随机”点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后进生参与活动或回答问题的机会都不多,一方面是这些学生自身无法集中注意力,根本无法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是很多教师仍然保持着惯性思维,认为选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无非是浪费时间。而利用多媒体“随机”点名,在多媒体屏幕上运用数字随机挑选学生,不仅让每个学生拥有参与课堂提问的均等机会,更让每个学生有着随时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压力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二、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基础差以及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后进生来说,课堂40分钟无疑是漫长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保持他的注意。”与传统课堂冗长的40分钟相比,短短10分钟的微课视频,有利地占据了学生注意力的“黄金点”,恰好满足了后进生的需求。教师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全程保持全神贯注,从而保证了学习质量。


三、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摈弃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尤其是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后进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比如,教师在准备《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知识点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物体随处可见,学生已经有了该知识点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利用希沃教学白板,设计多个游戏环节,用游戏化教学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学习,轻松创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发挥学生的特长,班级活动巧设计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育学生个体是从教育整个班集体开始的,而教育班集体的主要途径,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后进生虽在学习上暂时落后于他人,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强,尤其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娴熟于心。鉴于此,教师可鼓励他们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中,擅长画画的,鼓励他们通过绘图软件表达出活动思想;喜欢说唱的,可鼓励他们借助多媒体软件进行音乐合成等,充分激发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的自主性,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温暖,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焕发学习的兴趣。
 

五、家校合作中网络传播的运用
 

后进生大多成长在一个不健全、不和谐或疏于监管的家庭环境中,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延伸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和交流空间,也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改变了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为家校合作带来了新的突破。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随时随地和家长保持畅通无阻的交流,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乎每个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虽任重道远,但任何一个学生都值得重视,当他们犯错时,多一份宽容,少一些责备,了解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适时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形式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相信通过家校的不断沟通、共同教育,学生定会不断成长。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应该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只要用心呵护,用爱感化,我们就能静待花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