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STEAM课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4期 总第5652期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4期  下一期
龙舟竞渡——用声音传感器控制机器人的行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梁东艳  专业指导:孙伟 发布日期:2018-09-21 14:43:12

梁东艳 工程硕士,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南通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副组长,海门市骨干教师,江苏省教研课题“面向算法思维培养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主持人,曾获南通市信息技术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通市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多次在大市范围内上教学研究课和展示课,专题讲座5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十多篇。


设计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成为生活便捷的有力助手。本课对机器人模块进行探究,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原理,初步认识电机、传感器,培养运用算法与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展现创意、实现设计、组合制作、测试运行,体验前沿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成功感。
 

课例特色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Scratch积木化编程基础,初步掌握了常用传感器的名称及作用,对人工智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本节课以端午节龙舟竞渡为背景,结合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经典民俗赛龙舟活动,用Scratch编程控制传感器和机器人小车模仿龙舟智能应用,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体验创客的乐趣,感悟传统文化的美以及共同协作赛龙舟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传统民俗引入课题
 

传统节日似乎和我们的技术离得很远,教师通过“看图猜诗”,将学生带入传统节日的氛围中。通过欣赏江苏泰州地区期盼一年好收成的传统民俗——溱潼会船节龙舟赛的视频,体验“十里溱湖荡碧波,千舟竞发逐春潮”的景象。


教师将传统民俗和新兴科技作对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龙舟竞渡。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完成龙舟竞渡?船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做?通过种种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利用身边的设备搭建创意龙舟。


二、项目规划小组分工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龙舟进行规划,通过对拿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出本项目的任务:装饰船板、搭建龙舟、画龙点睛、启航龙舟。


搭建龙舟需要用到木质板块、奥斯坦丁小车。根据学生喜好装饰机器人小车,固定船面。装饰龙舟需要用到热熔枪、装饰材料。画龙点睛要用到LED灯。
 

教师根据任务将小组成员分成手工组和编程组。手工组的学生负责将小车装饰成龙舟的样子,并给自己的龙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编程组的学生根据龙舟行进特点编写机器人程序。其中,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探究声音传感器控制龙舟行走的原理,这就需要整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能。
 

三、合作探究,搭建龙舟
 

1.船板装饰,搭建龙舟
 

船面板块是现成的,首先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们在课堂上将单一船面进行美化。接着由小组成员根据手工材料装饰龙舟,可以利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因此可以创造出神态各异、色彩缤纷的龙舟外形。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船面美观度的同时必须考虑船的牢固度。考虑到后面的画龙点睛,我们需要对板块进行改造,科学教师指导学生用电钻给龙舟开辟安装眼睛的通道。最后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小车的受力面,将美化的船身和小车固定起来。


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给龙舟安装眼睛,由于涉及各种传感器,在搭建过程中需要考虑板块的稳定性、传感器的稳定性。
 

学生在动手搭建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审美能力,更学会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发挥自己的创意。
 

最后让学生给自己的龙舟命名,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这条龙舟是小组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享受合作的快乐,体验动手的乐趣,积累搭建智慧,都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探究声音传感器及相关数值
 

想要探究龙舟如何行走,我们首先需要探究一下声音传感器,学生小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报告
 

第一步:打开桌面上的声音检测程序。


第二步: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表格。(环境因素值指的是小组成员都没有发出声音的状态下,根据周围环境声音所测出的值;最大值指的是小组成员一起呐喊时声音的最大数值。板书:数值)
 

要求:测试数据的时候大家尽量保持安静,读取一个环境因素值,然后一起呼喊口号检测一个最大值,填入表格。
 

通过声音检测程序完成了数值的检测,我们分析脚本得知“脚本”的意思为:我们读取数值等待1秒,然后再读取数值等待1秒,然后再读取数值等待1秒……如此不断重复。这就是计算机反复执行脚本的流程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词:算法。


第三步:解读程序,构建算法。
 

通过简单的声音检测,初步了解声音传感器的的作用,体会声音传感器的功能,理解脚本算法思想,为声音控制龙舟的理论和实现方法打好基础。教师给出一段半成品的脚本和学生一起分析解读脚本含义,请学生补充这段脚本,并运行脚本。(如下图)

 

通过解读我们知道,这段程序中当声音数值<70的时候小车不动,否则小车就会动起来,我们应该把程序补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思维相互碰撞,形成算法,补全程序并完成《探究电机转速的取值》。
 

探究电机转速的取值

探究语句中的“设置机器人电机电机接口左(右)转速为( )”的取值和小车行走之间的速度关系。(如下表)

我们采用选择结构的语句,读取声音的数值,如果声音值<70,执行电机速度为0的命令,即小车停止不动。否则,让小车执行电机转速为255的命令,让小车前进。


学生根据声音控制龙舟行走的脚本,理清以声音检测的数值与控制行走的策略,形成算法思想,理解传感—反馈—动作的机器人运动方式。(如下图)
 


3.画龙点睛,启航龙舟
 

通过一条学过的命令引导学生将其和行走的程序整合起来,将学过的点亮LED灯与画龙点睛结合起来,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实现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给会船情境增加仪式感,体会传统文化的神圣魅力与传承。
 

教学总结

 

我们今天运用声音传感器获取的数值控制机器人电机的转速,控制龙舟的行走,体验了传感器与编程结合的威力,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魅力。
 

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像齐力前行的龙舟那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反思
 

龙舟在大家的期待中已经航行,现在龙舟的停止是需要大家手动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让我们的龙舟停止呢?另外,除了龙舟竞渡,我们想一想机器人小车的行走还能和生活的哪些方面进行结合呢?能不能通过其他的传感器控制我们的小车行走?


教学点评
 

本项目用端午赛龙舟这一民俗活动为背景,将传统文化与创客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在技术课堂的立德树人教育。创作过程中动手创意、模拟搭建、算法设计等体现了传统的手工制作、美术设计、数学建模和现代电子科技融合的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小组合作,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培养出的创新型学生动手能力强、团队意识佳、科学素养高,契合新纲要要求,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点评人:孙伟,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