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小学 马原 发布日期:2018-09-07 10:08:17 |
微课,是指不超过10分钟、内容精简、只讲一两个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这正契合了《英语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但当更多的一线英语教师投身于微课的教学实践,问题也随之而来。
笔者随机在本土5所微课实验学校对实验班级师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访谈,发现微课在师生、家长间接受程度不高,教学效果也不佳,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显示,家长欢迎在英语学科开设微课的只占13%。家长的主要顾虑有:长期用电脑观看视频对眼睛不好;有些学生会趁机玩网络游戏。 归因: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整天对着电子屏幕对视力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另外,在家学习微课时,因为缺乏监督,有学生会钻空子去玩游戏。所以,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什么时候都使用微课。
在调查中,部分教师和学生也不欢迎微课,教师占45%,学生占36%,其中不乏骨干教师和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认为通过网络上微课,学生没有真正开口练习,效果不佳。而学生则认为有的知识通过微课根本学不会。 归因: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单纯利用微课来学习,学生没有开口说的机会,只是靠短时记忆,效果肯定不好。英语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微课,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微课整合在一起。 3.认为微课就是把教学课件做成视频给学生看 “你怎样制作微课的?”有68%的教师选择用以往的教学课件简单制作成微课。可见,很多教师还不理解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差异。 归因:一节课40分钟,高年级的英语课里还包含了很多知识点,而微课只有5~10分钟,最多只能讲一两个重点,需要教师取舍。直接把教学课件做成微课让学生自学,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滥用微课,每节课都让学生在家学习 在“你是什么时候学习微课的?”这一问题中,有78%的教师选择将每节课的内容提前录制好,让学生在家学习。 归因: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微课除了给学生加重课业负担之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寻绎: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微课有着教学时间较短、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资源容量较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中,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微课资源,就要挖掘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理解跨文化语言 英语教学有着和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特点,缺乏使用语境,我们的学生无法漂洋过海,微课却可以利用视频带来原汁原味的英语。精心挑选的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代入英语语境中,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语言。 3.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微课还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句型的练习是重中之重,而课堂上的对话往往脱离情境,不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在正确的情境中去使用。通过微课创设出开放式的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更恰当地运用语言,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4.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英语 微课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当学生不理解或遗忘了某个知识点,或做作业遇到了困难,都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进行学习。如果学生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将微课随身携带。 三、共融: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微课可以协助课堂教学提供真实语境,帮助学生思考,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才能使英语教学实现双赢,让“互联网+教学”走向共融。 1.浸润英文美韵:微课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持续性不长,因此教师在制作、选择微课的时候,要注意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英语之美,乐于学习,不能为教学而教学。 时间不能太长。医学研究表明,3~10岁的学生每次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对视力有不良影响。另外,小学生的专注度在前10分钟是最好的,其中又以前5分钟效果最佳。那么,微课对知识的讲解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后5分钟安排练习巩固。 方式要更活泼。有别于课堂教学,如果微课仍沿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模式,学生心里会有倦怠感。教师可以使用Flash制作卡通动画吸引学生,生动活泼的动画更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也可以通过诗歌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浸润于英语美韵之中。 学习要有监管。小学生在学习上无论是注意力还是自我控制力都比较差,如果让学生在家自己学习微课,需要多加以关注。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和父母一起学习的活动,并对父母的学习作出反馈,激励家长也加入到微课的学习中来。家校合作,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2.提供真实语境:微课让课堂教学更有开放性 微课适不适合英语教学?答案是肯定的。英语是外语,学生们学习时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用在学生认知空白处。小学生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课本上的知识有些是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的,学生掌握起来往往很吃力。微课则可以真实再现知识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中填补认知空白。 案例1: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教学内容是 Culture time,理解华氏度与摄氏度。 T: Look at Liu Tao. Does he feel happy? What’s wrong with him? Can you guess? 本课通过一个短短3分钟的微课,让学生在直观、简洁的语境下了解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来历以及换算,及时补充了学生学习中的认知空白。比起教师通过简单的话语描述,或者给出换算公式,微课有完整而真实的语言情境,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用在学生情感提升处。《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英语教学中常常会有跨文化的交际,如果仅仅在课堂上一带而过,学生不能留下深刻印象,也就得不到情感的提升。这时,如果适当导入微课,则可以形象、直观地解决这一难题。 案例2: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8 Birthdays主要讲了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怎样过生日。在文本结束后,首先通过微视频,将两段生日片段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
学生通过微课学习,首先感知了不同的国家庆祝生日方式的不同,接着了解到现在的中国也有西方庆祝生日的方式,最后通过观看各国庆祝生日方式的视频,进行了情感升华。通过微课,补充与文本相对应内容,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文本意蕴,升华学生情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拓展语用能力:微课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微课不是简单的课件重现,而是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通过微课,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 案例3:在五年级语篇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安排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英语故事The giving tree,让学生回家自行阅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者进行微课设计时,在每个段落阅读之后都让学生去回答两个问题,来完成局部探究:“What does the boy want?Why?”“What does the tree give to the boy?”
案例4:教学绘本A House for Hedgehog。 在前期导入揭示课题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Please first look at the cover of the book then read the story, after that please find out whose houses has he visited? 因为文章很长,语言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对绘本也不能完全理解。 而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用微课学习过用思维导图学习、阅读英语绘本,学生已经会使用思维导图,他们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画出绘本的故事脉络(如下图)。
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得出这样的答案:
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前,通过微课教会学生一个阅读、学习绘本的方法,画思维导图辅助思考,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记忆教师的每一句话和绘本中的每一个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让知识系统化并和教师积极对话,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与元认知水平。微课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既能让学生理解当堂所学的知识系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微课只能在课堂之后学习,这是很多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误读。有不少教师觉得只要在课堂上讲解了,就不是真正地翻转了课堂,所以他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视频放在了课后,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达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微课要“随课而变”。 课堂上的微课。如案例1中的摄氏度与华氏度比较抽象,但讲解起来并不需要多长时间,课堂上可以在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直接播放视频,这样学生印象更深。而案例2也是在课堂临近尾声时,通过微课讲解中西方庆祝生日方式的差异,让学生有一个情感上的升华。课堂上使用的微课要简短,指向性强,让学生立刻能明白,继续下一个学习环节。 课堂后的微课。微课具有可重复的特点,课堂上的一些教学难点可以放在课堂之外学习。如案例4中,思维导图是一个稍微复杂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三言两语说不清、说不全。而在课后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可以慢慢消化,一遍不会再看一遍。另外如讲解第三人称单数等语法难点,都可以通过课后的微课来帮助学习。 四、结语 “互联网+教育”越来越普及到我们教育的一线,微课作为其中一种教学资源,正掀开了教育“微时代”的序幕,让我们许多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再一次审视教学,改进教学。但微课的使用并不能脱离课堂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英语学科特点,恰如其分地使用微课,小学英语课堂微课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微课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共融。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