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E教中国·技术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1期 总第5623期 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1期  下一期
基于电子学习档案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 王文琦 发布日期:2018-06-29 10:08:25

在信息化发展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传统教育模式发生着巨大转变,在对信息化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渐深度融合,数字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笔者积极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其中,在语文教学中建立电子学习档案是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展开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探索


学习档案是记录学生学习轨迹的有效形式,也被认为是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评价模式,是能够激励学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具体操作范式。近年来,在信息化教育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学习档案逐渐电子化,很多学校采用数字化教学软件平台来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


软件平台可以方便地记录学生的成绩状况、学习状况,但同时也对记录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限制,如学生的纸质作业内容很难通过软件来记录。为此,笔者尝试通过简易的照片拍摄、Excel等手段记录学生的作业内容,统计作业完成情况。此外,通过网络阅卷系统记录、分析学生的成绩,根据作业和成绩数据反映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电子档案保留了学生的学习痕迹,为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直观地指导学生学习。


1.平时作业勤留痕


现阶段,语文教学依然以常规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语文作业多以书面形式呈现,不利于教师留档保存。为此,笔者在平时批阅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拍照的方式将有代表性的作业储存进电子档案,并通过播放照片或PPT在班级内展示优秀作业,一方面是对认真写作业学生的鼓励,另一方面也在班级中树立模范榜样,促使其他学生向着优秀目标努力。


通过不同阶段作业档案的对比,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作业当中的易错点,便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


2.自主阅读多展现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注重个性化阅读,品味语言,感受思想,提升自我。然而,在信息网络冲击的当下,学生接受的多是碎片化阅读,不愿意专注于大部头的文字阅读。为此,笔者尝试通过多种信息化途径将学生的阅读成果积累进电子档案,展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风采,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1)拍摄阅读笔记


笔者将学生的阅读笔记拍成照片,储存进电子档案,做成PPT在班内及时展示,分享学生的阅读成果。


(2)PPT好书推荐


为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笔者在班级内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整理成讲稿,做成PPT,在班级内展示。教师可以将学生的PPT收集进电子档案,在需要时(如作为课文的补充材料)拿出来进行二次展示。通过计算机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PPT,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整合概括能力,提高了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采集学生的声音


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图片、PPT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播放声音,展现学生多方面的魅力。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学生自己配乐朗读并录音,提交录音材料,教师将其集结为音频电子档案。一些羞于当众朗诵、稍内敛的学生也能出色地完成朗读任务,这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一种举措。在课堂讲解诗歌时,播放优秀作品作为范读,学生听到自己或同伴的朗读,学习兴致很高。


3.作文随笔及时收集


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拍照或让学生编辑成Word文档来收集学生的优秀作文,同时搜集一些问题作文,积累教学材料。优秀作文或随笔存入电子档案后在课上进行点评欣赏,也会打印成小报下发给学生,方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4.学习统计直观显示


笔者为学生建立了电子记分册,将平时作业和小测验的分数记录进电子档案,以此统计学习情况。电子记分册不像纸质记分册那样版面有限,一学期需要多次更换,电子记分册可以一直向后延伸记录,保证了记录的连贯性和全面性。通过电子记分册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的作业和检测情况,也可以通过颜色、字体等加以标注,非常直观简捷。(如下表)


5.成绩分析依据数据


我校引入网上阅卷系统,通过网上阅卷、计算机云端分析,可以方便快捷地统计出成绩数据,如学校和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以及各个题目的平均分、难度、区分度等,便于教师通过直观的数据把握学校、班级的整体情况。


点击成绩单中的学生姓名,可以查看每位学生的成绩,包括试卷总体分析、试题分析、知识点分析、能力层级分析等九个项目,既可以与班级、学校的整体情况进行横向对比,也可以通过历次考试成绩来纵向分析个体的成绩变化,多维度了解学生成绩状况,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学生的成绩既可以图片的形式保存成电子档案,也可通过阅卷系统导出为Excel数据档案,方便进行调阅查看。


二、实践体会


笔者基于电子学习档案对信息化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认为这是一种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有效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学习情况,改进学习,也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症结,为教学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后,笔者还需进一步学习信息化教育理论,更新信息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建立更加完善而丰富的电子学习档案。同时,鼓励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学习档案,整理档案内容并制作个人作文集、作业集等体现个体成果和特色的内容,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电子学习档案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