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E教中国·创客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0期 总第5617期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0期  下一期
利用Scratch传感器板搭建智能灯系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主讲人:赵金凤 专业指导:钟建业 发布日期:2018-06-15 16:35:43

赵金凤 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教师,曾获“海淀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所带学生参加机器人、微电影比赛获市、区级各类奖项。在校兼任信息化主管及科学、综合、信息学科教研组长,负责学校创客、机器人、STEAM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多篇论文获全国、市级奖项,《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杂志中发表。

 

教学背景


选用Scratch传感器板主要是基于:1.六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Scratch学习,有35%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非常喜欢通过Scratch编程完成相应的任务及一些简单的游戏制作;2.STEAM教学日益受到学生的喜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假期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上网查找了很多教具,综合实际应用及价格,最终确定了运用Scratch传感器板开展本课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传感器板与Scratch中的角色进行很好的互动,从而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我还进行了相应调查:78%的学生更加喜欢通过Scratch传感器板的教学方式,11%的学生表示两种形式都很喜欢。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Scratch与“创客艺术家”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信息素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六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概念,所以,消除学生对物联网的神秘感,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感受教室环境,观看视频了解声音、光线传感器,能够列举常见应用。2.通过实验了解声音、光线传感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3.能够使用两种传感器搭建智能灯系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智能灯系统的分析与建模,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对声音、光线传感器探测范围的探究实验,体验较为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评价日常生活中声音、光线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学会评价它们的特点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2.通过探究实验,产生学习与使用物联网技术的兴趣。3.通过展示作品,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光线及声音传感器实现智能灯系统。
教学难点:了解声音、光线传感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本课在配有智能语音提示的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教师配备触控一体机和iPad,学生配备Scratch plus编程环境和 Scratch传感器板。


教学资源:视频1.Google Home,视频2.教师家庭中智能家居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自动提示:学生进入教室时,听到智能提示“进入教室,请保持安静”。


2.观看视频:学生观看生活中的智能应用。(Google Home)


3.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通过视频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对视频中现象的罗列与讨论梳理,发现所有的现象都需要传感器,要求学生说说所知道的传感器。


教师小结:应用传感器感知信息,经过信息传输,最终实现对“物”的自动控制的现象称为——智能化。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也要通过传感器实现对LED灯开关的控制——智能灯。


二、规划设计,开拓思维


1.简单介绍传感器板



2.感受光线传感器及声音传感器


学生将Scratch传感器板与计算机相连,利用Scratch软件观察分析光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的数值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判断驱动智能灯开关的大致参数。


3.确立方案


(1)小组讨论
①想通过(   )传感器控制智能灯开关?
②绘制出基本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智能灯模型并绘制流程图。


(2)方案汇报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不同的方案,并利用iPad进行拍照,投影到屏幕。


预设:通过光线传感器控制智能灯的开关;通过声音传感器控制智能灯的开关;通过光线、声音传感器同时控制智能灯的开关。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方案:针对投屏的照片进行方案汇报。汇报时,请小组同学将流程图同步贴在黑板上。

 


利用iPad拍照展示如下方案。



(3)方案选择


根据现实生活需求分析:什么情况不需要开灯?当汇报完成后就会形成三个比较完整的流程图,以及分别利用光线、声音及光线和声音同时控制的方案。


(4)方案对比


学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需求确定不需要开灯的情况:①机房环境光线足够亮;②机房环境光线不够亮,但是机房里没人。对比黑板上两个及iPad拍摄展示的第三方案,分析出方案三更为符合现实需求,并请学生到黑板上修改流程图,完成最完善的流程图展示。


三、自主探究,学以致用


1.程序设计


小组讨论:依据流程图,进行代码分析。


小组汇报:需要一个“如果……那么……否则……”分支结构,可将条件设置为光线小于某一个数值,这样就可以通过读取光线传感器的值来决定是否执行后续操作。为了保证程序的有效执行,还需要一个重复执行的循环结构。


2.具体程序


教师巡视,利用iPad拍摄学生编写的程序并进行展示。


教师巡视,利用iPad拍摄学生成功搭建智能灯模型的展示视频,以备后续使用。

 


3.问题解决


列举光线传感器的数值与声音传感器的数值,有10、20、30、40、50。


学生在前期讨论、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小组逐步完善Scratch程序编写,通过运用“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尝试解决”的方法不断调试。


4.程序对比


学生通过对比三种不同的编写方法发现:程序一只用了“如果……那么……”,程序二运用了“如果……那么……否则……”,程序三运用了数字与逻辑运算“如果条件一且条件二,那么……否则……”,进一步对程序代码进行分析,得出运用数字与逻辑运算更为简单。


四、模拟环境,调试创新


教师通过iPad展示学生程序及巡视发现,学生设置的数值各不一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哪个数值更加贴近现实需要呢?


学生根据自己搭建的房子,模拟实现对光线的控制,并找到合适的值。


学生进行汇报:通过对乐高的实体房屋检验发现,当光线处于35~45时,感觉有些黑,需要打开灯,声音探测时,发现距离较远时不是很灵敏,将声音设置为15。


五、总结评价,提升素养


通过展示录制的视频,进行师生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1.记录过程中的问题。2.怎样解决的问题?3.最终效果怎样?4.活动过程中小组的收获是什么?组内每个成员的收获是什么?


六、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本课通过学具初步搭建了智能灯模型,课后学生们还可以进一步尝试。最后,请学生观看智能家居视频,让大家感受智能家居原来离我们并不遥远,从而产生使用物联网的兴趣。


拓展延伸:1.尝试和家长一起将自己的卧室进行智能化改造。2.课后阅读《会说话的产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