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北京·融合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9期 总第5609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9期  下一期
浅谈培养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信息素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密云区第四小学 赵欣 发布日期:2018-05-28 10:04:43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德与社会学科素养包含知识素养、信息素养、实践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能。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型思维的综合能力。互联网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信息素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互联网平台,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信息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标指出,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提倡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求、自主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求知,形成信息素养。


在现代教育技术动态运作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不仅仅学校是学习的课堂,家里、互联网也都是课堂。教师给学生营造宽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和学习,调动活跃的思维,尝试创新探索,极大地增加信息和知识存储量,将知识在探究中吸收,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提前上网查阅造纸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记录。在造纸术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造纸方法,如:学生可以用自己家的豆浆机把纸弄碎,而后把纸浆平铺在一个盘子或带孔隙的筛子上晾晒,尝试造纸。学生通过在家亲手造纸,了解到纸的制作有很多讲究,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学生还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内容,进行纸的改良。如何研制出又薄又光滑的纸张呢?学生们由此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


二、运用互联网平台,在交流合作中形成信息素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互动学习法以“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素养。互联网的产生,改变了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互动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沟通信息,补充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平板一对一教学,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在教学《独特的中国汉字》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汉字的独特,我先以“古人在文字发明之前是如何记事的”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学生通过阅读电子书,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体验古人记事方法,在交流讨论中,发现古老的记事方法存在的弊端。在了解汉字演变趋势环节中,学生利用软件,把“鱼”字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摆放好,体会中国字的演变趋势。希沃白板蒙层和书写功能,让学生成为参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以自主探究的互动学习与平板互动学习相结合,手动操作平板,加强互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


三、运用互联网平台,在探究创新中形成信息素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完成教学三维目标,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去做课堂的主体。如果我们不去抓学生思维的过程,却追求结果,就白白失掉了学生探究的时机,而探究学习更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前,学生收集制作活字橡皮的方法;课下,他们自己雕刻,从刻出阴文和阳文的橡皮中,体会印刻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印刻的技能,而且通过平板拖拽活字排版的小游戏,感受到活字印刷的乐趣,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学生体会学校的3D打印技术,尝试打印不同物品,让印刻的技能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广泛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归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自己探究发现的“成果”,提高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人翁地位,培养自己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激发创新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运用互联网平台共享实践活动成果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它分享很多资源,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云三烧”的过程中,通过亲自购买,研究“密云三烧”的品质,将“密云三烧”和其他烧饼进行对比,借助互联网把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思考以及精心学习的制作工艺过程详细介绍出来,亲身感受到了密云三烧为什么能够成为密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探究的主题是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事物,学生非常感兴趣,研究兴趣很浓。


整堂课围绕研究的问题开展,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利用互联网分享实践探究成果,生动真实,活泼生动,趣味性浓,有思考,有尝试,有方法的总结。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兴趣,因为以他们熟悉的事物代替了教材,学生感到离自己很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学习。学生利用互联网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视频,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感受,共享资源,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更丰硕。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社会联系,促进知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借助互联网教学,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主动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