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9期 总第5609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9期  下一期
把科学的种子植入儿童的心田——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科学特色教育侧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施小丰 石卫新 发布日期:2018-05-28 08:19:09

有人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是的,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孩子丰富的知识、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是要带给他们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生活。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的科学教师们一直追寻着这种美好愿望,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思想的引领下,将新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相融合,从儿童的身心发展出发,踏上科技教育的列车,努力为学生的童年洒下明媚的科技之光。

 

科学浸润童年 阅读伴我成长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科学阅读,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阅读,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瞧!一本本图文并茂的科技书刊早已成为校园最美丽的装饰,孩子们在科学阅读的天地里享受着有滋有味的精神大餐。学生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楼梯间的科普宣传板、专用的科技图书阅读湾……200多本各类科技书刊深受学生喜欢,他们在课间、午后、路过时,都可以随手拿起一本科普读物来看上两页。贴着墙壁站着的,悠闲坐着的,最惬意的莫过于慵懒躺着的……在这里,孩子们与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进行着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他们了解有趣的科学现象,分析奇特的科学原理,一颗颗科学的种子在心田萌动。读《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知道了牛顿是怎么发明蒸汽机的;读《有趣的小动物》,孩子们了解到了银杏树干上小动物的名字;读《科普教育丛书》,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读《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问:我们人类什么时候也能在水中自由地呼吸呢?


徜徉在书香四溢的校园,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阅读生活五彩斑斓。科学故事比赛,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科普小报展评,是选手们亮相的好机会;科学实践活动,更成为绽放孩子风采的广阔舞台。孩子们专心阅读着,相互交流着,开心分享着,共同提高着……学校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科普之家”,而这些春芽萌动的小苗也在不知不觉间茁壮成长,蓬勃向上。

 

 科学课堂新理念 师生研修共成长


让孩子走近科学,让科学走进课堂。发挥科学教育的主阵地,以“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科学课堂教育的宗旨,以“巧问、巧点、巧停、巧示、巧例”和“观察、思考、交流、尝试、反馈、改进、再思考”为教与学的模式,逐步形成我校科学课堂的特色。


科学课堂是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的课堂。了解植物,引导学生从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中学会用归纳法去寻找共同点;了解种子,从观察种子的发芽中明白对比实验的原理;体验摩擦,从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中去思考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课堂是引导学生会看、会思、会创新的课堂。看到手捏着温度计来测量水温不方便,会想到制作一个固定装置固定温度计来解放双手;看到物联网制作中可以用光线来控制开关,就尝试制作一个自动捕鼠器;看到白板擦容易干,就想到安装一个塑料储水装置;发现电产生磁的原理,就发明制作出高速管道飞行器模型……


科学课堂是规范实验与大胆尝试结合的课堂。教给学生实验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争做课堂“小先生”。瞧,三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四年级的学生正在制作红绿灯电路的连接;五年级的学生正戴着护目镜研究石头在温度快速变化后的风化现象;六年级的学生正在利用滑轮组的原理研究起重机更加省力的奥秘……


科学课堂是学生大胆展示、表演的课堂。科学小知识快板表演,学生们很快记住了食物中的营养;战胜大力士展演,更形象地展现了轮轴省力的原理;研究“分子运动与温度关系”,学生根据阅读的知识扮演“气体分子”与“气球”两个角色,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了热胀冷缩的知识……


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思想,而保护孩子的童心、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是科学课堂之“源”。老师们努力为孩子建设引而不牵、放而不纵、宽而不偏的科学课堂,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鲜活起来。老师们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科学现象,专注地研究科学原理,细心地进行科学实验,一串串疑问被激起,一个个有趣的现象在发生,孩子们观察着,探究着,讨论着,尝试着,科学的种子播撒在他们稚嫩的心田。

 

 特色教育绽放“科技教育”之花


如果说新教育是“星”教育,学生就是天空中最闪耀的星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星星的光芒更加夺目,更加璀璨!


校本课程——科技教育的结晶


兵房小学坐落在黄海之滨,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设计了“我家住在黄海边”校本课程。每周二中午,就是我们校本课程的固定活动时间。走进这片小天地,孩子们的七彩童年跃然纸上:他们在“科海探航”中,知道萝卜上浮的秘密、起重机的神奇、小电动机的独特之处;在“航模系列”中,明白直升机飞行的原理、小车前进的不同方法、模拟飞行器的优越;在“活动体验”中,大胆交流养殖体会,改进实验操作,积极呈现分析报告……


学校科技节——科技教育的盛会


为期一周的“小海豚”科技节,是师生们恣意遨游的盛会。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举行多种科技类活动,激发了全校师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普讲座中,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了家养动物身上也有很多寄生虫,明白了自来水是怎样净化的……科技视频中,学生知道了世界上动物、植物的种类;神奇的电学、磁学,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能做出很多有趣的实验……科技手抄报评比中,学生那神奇的想象,细致的观察,有趣的语言,迷人的画卷,让人啧啧赞叹;航模比赛中,学生亲手制作的飞机、船模、车模在空中、水中、陆地上自由穿梭;科技小发明创作比赛中,你更为学生奇妙的创意而折服:酒瓶盖可以做象棋,各种贝壳可以做成彩灯,光盘可以做成风铃,易拉罐可以做成狙击步枪,让你情不自禁地感叹孩子们的心灵手巧。会吸水的纸杯、下雨自动关闭的窗帘、雨水自动搜集净化装置、自动电动吸尘器……更是让人为学生聪慧的头脑、巧妙的构思而惊叹。


校外活动——科技教育的延伸


课外实践活动,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去研究周边环境污染与治理;走进工厂,去参观半成品的细丝是怎么编织成管状消防水带的,去考察军靴是怎样由橡胶做成鞋底,由皮革做成鞋面,钢锭又是怎么变成防压钢包头的;走进科技馆,体验到静电的神奇,闻到恐龙时代的生活气息,感受到太空的近在咫尺……


孩子们走进广袤的世界,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这个世界。在兵房小学这个科技教育的乐园里,孩子们享受到了生命的富足和教育的丰盛。


 行动就是收获 坚持就有奇迹


科技教育诠释着生命教育的神韵,在兵房小学汇聚成一串串美丽的音符。


孩子们辛勤耕耘,芬芳收获。我校学生在各等级竞赛中有150多人次获奖,省金钥匙比赛中十多人次获一等奖。小巧手比赛中的科学实验、科技小发明、电脑物联网、机器人项目多次获得市、县一等奖,施恩泽同学被南通电视台邀请进行专题采访。学生的发明“快速管道飞行器”,在2017年获江苏省创客比赛一等奖,并参加了省级公开展览。航模选手在市、县的车模、空模、海模比赛中英姿常展,70多人次获奖。学生经常在市、县级机器人比赛、物联网比赛中摘金夺银,获奖的舞台成为很多学生人生的闪光点。学校被评为“县综合实践活动特色项目学校”“南通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丰富的科技类活动,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全身心地投入成就了孩子们最美的姿态。


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就有收获!”


孩子们的生命,就如同无数颗不同的珍珠,在一片科技教育的海滩上,等待我们的找寻与擦亮,经由我们的守候、我们的等待而慢慢长大,最终闪亮于世界最明亮之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