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8期 总第5604期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8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微型化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倪闱闱 发布日期:2018-05-15 16:17:05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为困难的一项任务。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认为写作困难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不愿意写作,对写作没有兴趣;二是没有足够的素材作支撑,这是“内容”方面的问题;三是学生不会写,不具备写作技能和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以微型化为切入点,围绕兴趣、内容、技能及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作文方面的学习。


一、设计微型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新奇且有丰富内涵的活动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将这些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在设计微型化的教学活动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融入时代潮流元素,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为别人画张像”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个微型活动“画鼻子”,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利用群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你猜我猜”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主题曲《快乐你懂的》,熟悉而快乐的旋律,点燃了学生的参与激情,形象又夸张的表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森林之王”中,教师可将学生喜欢的、熟知的小动物“请”到教室——用卡通图片,以故事情节为主线排列出来,展示出一个有趣的森林聚会;等等。教师设计出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兴致高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这些活动转化为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写作知识。


二、探索微型化活动,充实学生写作内容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学生喜欢做的就是积极地玩,玩完就忘,且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刻意去记忆某些生活经验。因而,在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会意,学生们可能会说出一些内容,但是具体的活动过程、人物语言、自身感受等细节知识通常无暇顾及。这也是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写作,但内容还是空洞的原因之一。


微型化活动不是固定的某一种形式,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微型日记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微型日记没有具体的字数限制和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真实感受随意发挥,这种轻松的写作训练,更容易被年龄小的学生接受,并且能通过微型日记,仔细感悟每一件小事,一些景色。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做好引导工作,强调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不断开拓学生思路,让学生转换视角,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不是机械地记录每一天的“流水账”。教师可不定期检查学生的记录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如此学生在正式写作时,具备足够丰富的写作素材,以此让文章富有真情实感。


三、借助微型化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何为观察能力?即用眼睛去看,远观、近观相协调,事事留心,善于发现事物的不同面,并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三年级的学生属于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重要,他们年龄小,难以学会用心去深入事物内部进行观察,缺乏从平凡的事物中捕捉到亮点的能力,无法对周边事物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观察。此时,教师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等观察方法,从而取得真实、具体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画鼻子”这一微型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提出相应要求: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观察得最仔细,将最丰富的表情、最生动的行为动作及语言记录下来。在之后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观察记录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活动,可以防止学生过于投入游戏活动而忽视学习任务,而且对学生的观察方法、内容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够及时观察到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并形成较为完整的印象。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踊跃发言,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观察内容。


四、凭借微型化活动,传授学生写作方法


千篇一律是不少学生写作的通病,有学者将这一通病归结为传统写作教学,因而部分教师为促使学生进行创新写作,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等。这些因素都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造成了一定阻碍。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凭借微型化活动,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以此让学生在写作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凭借微型化活动进行教学,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了环境。一方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活动中,不同学生捕捉到的画面是不同的,他们观察事物的侧重点不同。而且学生自身也参与其中,就会产生独特感受,在写作中可以将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写作具有较强的特色。另一方面,在进行微型化活动时,教师可为全体学生设置共性的写作目标。比如,在“为别人画张像”习作教学中,教师可安排“画鼻子”活动,教师为学生设置的写作目标是“介绍自己的外表特点,但是不能说出自己鼻子的特征”。明确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指导也就有了切入点,学生也可带着写作目的参与其中。


综上,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在学生写作初级阶段,利用微型化教学手段,将语言表达融入趣味活动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