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6期 总第5589期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6期  下一期
三门峡市卢氏县:实现山区信息化 攻坚教育均衡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三门峡市教育局 李文锋 郭会霞 发布日期:2018-04-17 13:15:49

三门峡市卢氏县作为河南省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县,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克服自然条件差、教育底子薄等困难,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有力抓手,持续创新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适度超前,项目引领,夯实硬件基础,提升教师素养


为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卢氏县2017年整合财政资金2.33亿元,向国开行融资贷款7.2亿元,用于全县学校软硬件升级达标,其中信息化建设规划资金近亿元,对“校校通、班班通”进行全面升级。同时,该县建设了县信息中心及门户网站,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对所有学校网络进行扩容提速,建成网络录直播教室24个,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1900台,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个。


近年来,卢氏县多措施持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用3年时间对全县教师进行全员、严格的软件机考测试,已有2333人合格,占教师总数的68%;1770名教师获得全国教育技术能力机考初级合格证书。在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中,3377名教师获得100学时培训合格证,占教师总数的98%;518名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50学时提升培训全部合格。作为2017年省教育厅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改革试点县,卢氏县创造出“大协同-大共享”的工作坊研修卢氏经验。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被省教育厅作为区域典型案例向教育部推荐。


突出应用,整合资源,引入和实践“互联网+教育”理念


卢氏县教体局建成全县信息中心,将各种应用平台与卢氏教育网有机嫁接,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平台结合手机OA系统,使机关与学校能及时交流沟通;校园安防平台实现对所有学校安全全程监控;教育资源平台收录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特色课程等共计5万多份,签约成为全国数字校园创新联盟试验区,共享省内外优质教育教学海量资源400余万份;在视频直播平台方面,全县教师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全县研讨活动,彻底告别了跋山涉水、百里奔波开大会的教研模式,推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县共录优质课5607节,实现信息化教学常态应用。


卢氏县教体局引进沪江CCtalk直播平台,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组成可移动的直播平台,拉近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多场活动同时直播和户外直播。


合作共生,协同共进,破解边远山区教育均衡创建难题


卢氏县教体局通过学科微信群和QQ群搭建常态化同伴交互式网络平台,破解了全县教学点分散、难以集体研讨和共享的困境。全县优秀学科教师协同开发教学资源,上传资源库,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精品资料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秀作品,通过归类筛选整理后上传资源库,供全县教师分享。


同时,网络直播创新工作方式,助推城乡教育均衡。每周一次均衡创建工作直播,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已配送优质课500余节,解决小规模学校课程无法开齐的问题。建立卢氏县综合实践活动直播群,直播活动196场,播放量超过430万次,有力促进了家、校、社会联动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