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6期 总第5589期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6期  下一期
财商培养从小抓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黄燕 发布日期:2018-04-17 16:03:21

最近有家长和我吐槽,孩子偷偷地往网络游戏里充钱,十多岁的孩子已经慢慢知道了钱的用处。其实,关于钱的教育无非告诉孩子们钱是怎么来的,钱又是怎么去的,但看似简单的教育在家庭中却往往被父母们忽略。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但大多数父母不教给孩子关于金钱的知识,在“缺钱”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对金钱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更难理清金钱和人生的关系,所以人生总是“钱恼”不断。


班级中小Y的妈妈比较西化,她学着外国家长的样子,鼓励小Y在家庭中工作,不工作就没钱,并按照工作的多寡优劣来支付报酬。比如,洗碗、整理衣服等,都会给孩子支付相应的钱。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孩子知道自己要付出劳动才可以获得报酬,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知道钱是要靠劳动换来的。但是慢慢地,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小Y妈妈的掌控范围,不给钱孩子就不愿意做事了,钱的报酬功能变成了贿赂功能。


西方家庭的教育模式在中国家庭中应用起来,似乎谋杀了亲子之间的情分,也把孩子过早的工具化了,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钱是如何来的”是不可取的。对孩子财商的培养其实不需要过早,让他们知道钱的来源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比如带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让孩子认识到劳动创造财富,钱是通过劳动获取的,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才能获得报酬。


班级中曾发生过孩子偷钱的事,困扰了一些家长。通常大部分父母会采取严厉的手段,一旦发现,打骂是少不了的,而且会更积极地打压孩子想要花钱的欲望,严格控制孩子使用钱的可能性。我曾经问过孩子为什么要“拿”钱,孩子告诉我:“因为妈妈认为我乱花钱,买的东西都没用。”其实,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也是财商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一方面可以学会计划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培养量入为出的习惯。我曾在家长会上,让班上的一位同学妈妈就如何给零花钱谈谈自己的做法,这位家长建议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合理数额的零花钱,其中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如果想买贵一些的东西,可以多存几个月再买,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另一部分钱可以放在孩子的支付宝里,用于储蓄和投资,告诉他只有关键时刻才可以拿出来用,比如生病、失业等,这是救命钱,关键时刻需要这部分钱渡过难关。还有最后一部分钱让孩子学会分享,比如同学生日的时候买礼物,或者在腾讯公益上捐款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给予”的快乐。
家长可以每个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把家里的经济情况对孩子公开。一家人坐在一起,家长报下账目和预算,让大家公开讨论。姐姐想学毛笔字,弟弟想要一个电话手表,在民主的形式下,孩子们会养成一种自尊,讨论这个月应该最先满足谁的愿望。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姐姐的事情更紧要。设立家庭会议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收入是全家人的开销,不能完全占为己有,钱不但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还要顾及自己内心的安宁,这样孩子们也会学着尝试理解别人了。


通过带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知道钱的来源;给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召开家庭会议共同讨论钱的去处……这些都是财商培养的可行性方式。当然,一定要告诉孩子们: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买不到健康、青春、友谊……即使不富有,也可以很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