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6期 总第5589期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6期  下一期
银球律动,奏响童年健体乐章——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乒乓特色体育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红兵  发布日期:2018-04-17 15:53:06

在黄海之滨的迎九河畔,有一座美丽的村小。一到课间,孩子们欢乐地奔向教室前的乒乓球台;每天早晚,乒乓球队的队员们迫不及待地走向乒乓训练馆;大课间,孩子们人手一拍,快乐地做着乒乓操,兴奋地玩着各种乒乓游戏……飞舞的银球伴着一张张洋溢着笑意的脸庞,那种全员参与、自信坚韧、团结拼搏的激情,让人充分感受到乒乓运动的魅力。这一幕幕,都发生在我们的校园——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

 

多年来,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立足实际,把乒乓特色体育作为打造学校“健实”文化的着力点,让“乒乓特色”成为石小人共同的名片,让“刚健笃实”成为石小人共同的精神。乒乓荣誉室内的一只只奖杯,记录着石小乒乓特色体育的发展历程。


十年磨剑


学校于1995年9月组建了第一支学生乒乓球队,当时是由几个爱好乒乓球的教师轮流当教练。两百多名学生和十几位教师只拥有一张简易的乒乓球台,一到课间,教师看着学生排队练,学生挤着看教师打。1996年7月,学校乒乓球队参加了第一届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1997年再次参加县比赛,便获得了女队第一、男队第二的好成绩。


身在球台洒汗雨,四季球台勤苦练。银球飞舞,演绎着一首首律动的乐章。石小人在小小球台上一路拼搏,一路收获。一直到2012年,学校每年都参加县乒乓球比赛,女队共获得11次县冠军,男队共获得9次县冠军。同年12月,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特色项目学校。次年,乒乓球教练组被评为县特色建设优秀团队。当时,提起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如东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石屏小学乒乓球队。


全员乒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3年9月,石小人决定把乒乓特色项目发展成为学校特色。学校行政商定后,对全校师生发布了人人准备一只乒乓球拍的通知。这项通知得到了全体家长的大力支持,仅两天时间,人手一拍便已达成。


于是,教室外的八张乒乓球桌不再寂寞。体育课、课间、放学后,甚至双休日,都可以看到孩子们挥拍的身影。每天大课间,操场上孩子们做着动作整齐、标准规范的乒乓操,展现出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每周的乒乓社团活动,各班的乒乓兴趣小组活动,师生共同用银球编织五彩的梦想。


“银球恰恰恰”乒乓文化节、趣味乒乓运动会、亲子乒乓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健实运动会上全体教职工的乒乓球比赛,更是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参与率。 


2017年4月12日,石屏小学迎来了历史上的最艳春天——“如东县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现场观摩会”,圆了一个二十年来一直放不下的乒乓特色建设之梦。来宾们在“乒乓宝贝”的引领下参观了健实书吧、乒乓馆以及班级乒乓特色等,观摩了渗透乒乓文化元素的健实课堂、全体师生的乒乓之歌及乒乓团体操表演。那次现场会,石小人全员积极参与,彰显了自信团结、坚韧拼搏的乒乓精神。


乒乓,已在全体石小人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


文化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乒乓运动同样离不开环境建设。近几年来,学校为进一步推进乒乓特色,师生共同创建了银球世界,现在的石小校园,已经成为以乒乓文化为主打的“乒园”。


在校园门口的街道上,便可以看到综合楼前十几米高的大幅宣传画“扬国球精神,塑健实文化”,它指明了石小人前进的方向。大门内侧大幅对联中“银球律动,奏童年健体乐章”,少年宫前每日三问中“今天你乒乓了吗”,健实长廊中的乒乓之窗,无不彰显乒乓气息。


石小人把学校最大的花圃命名为“乒园”。球拍雕塑见证着学校从乒乓活动到乒乓特色的蜕变历程。园中小径采用“乒乓”球拍造型,一直伸向假山,象征着学校沿着“乒乓”的足迹,越行越远……


教学楼前八张乒乓球台旁,竖立着低、中、高阶段不同的技能训练标准,便于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别具特色的地面模拟小乒乓球桌,既弥补了校乒乓球桌的不足,又激发了孩子打乒乓的兴致。


“李小霞班”“邓亚萍班”……每个班级都以一个乒乓明星命名,一块块乒乓文化园地,一面面乒乓板报,如律动的音符,在孩子心田播种下乒乓的种子,静待花开。


最诱人的还是学校乒乓馆,训练室内孩子们矫健的身姿,无不彰显着乒乓运动的快乐与激情。徜徉于校乒乓球队历届荣誉展厅内,徘徊于学校乒乓历届冠军墙前,孩子们无不面露羡慕与向往之色。“乒乓文化”润物无声般的内化为师生的文化素养,成为学校的文化品质。

 

扎根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现全体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就要创设能够不断激发学生认知和开发潜能的平台,即特色课程。


2014年9月,学校决定借力乒乓特色向乒乓特色学校迈进。没有课程扎根,特色学校的创建只能是浮云。于是,学校开始了校本课程教材《快乐乒乓》的编写。凭借多年的校队训练经验,参考网络素材,石小的第一本校本课程教材一个月后便诞生了。每周一节的校本乒乓课成了全校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室外球台旁的乒乓技能训练标准,也成了孩子们关注的对象。更可喜的是,颠球、对墙打等技能训练,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家庭作业。


为了充分发挥“乒乓文化”对学生的育德、启智功能,学校还让乒乓文化元素融入各学科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去,舞出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乒乓元素扎根学校课程,给孩子的生活注入了源头活水,孩子的乒乓素养正日益增长。


科研提升


2015年9月,学校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乒乓特色与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研究”结题,参与研究的教师共有十多篇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


2017年3月,学校“基于乒乓特色的村小文化建设研究”成功获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审批,全县仅六家单位获批。


石小人坚信,科研必定助力学校乒乓特色的再度提升。


喜摘硕果


数十年来,石小师生在乒乓之路上拼搏着、收获着。至2017年,学校男女乒乓球队在县比赛中共获得26次冠军;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县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乒乓特色项目学校、乒乓特色学校、县队校办女子乒乓球项目学校;“快乐乒乓”被评为县优秀校本课程;学校体育组被评为县特色建设优秀团队;2017年乒乓球项目团队被评为南通市“工人先锋号”。


孩子们在一次次活动中收获自信,炼就了团结、坚韧的品质,他们与律动的银球共成长。


任重道远


小小银球,正在石小这座舞台上演绎着一首首律动的乐章,舞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然而,我们依然期盼,让银球真正进入每个石小人的心田,让乒乓运动真正成为每个石小人的生活习惯,让国球的魅力在每个石小人身上完全绽放!我们知道,石小人的乒路历程还很漫长,就让我们继续伴随飞舞的银球,团结拼搏,走向健实,共创石小更辉煌的明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