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北京·智慧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5期 总第5582期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5期  下一期
建“智慧森林”提升教育品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秀丽 吴文萍 发布日期:2018-04-03 15:30:09

作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和北京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翱翔计划”基地校,拥有三千五百多名师生的北京第二十中学(下称“二十中”),在从数字化校园走向智慧化校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切实遵循“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宗旨,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教学、管理、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自2013年数字化校园平台搭建完成,到2017年智慧校园深入到每位学生和教师的校园生活中,二十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取各家之长,根据实际需求,建设真正适合二十中本校特色的标准,实现资源整合,加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校园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一、“智慧森林”平台的建设


在二十中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其“智慧森林”理念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为了做好“智慧森林”建设工作,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在融会贯通方面,学校遵循数据标准规范,打通底层数据链,打破数据孤岛。在数据方面,学校始终坚持数据为王,强调本地化部署,生成大量标准化数据。在平台开放方面,学校将多种应用快速接入平台,形成大量数据。同时采用容器化技术升级平台,引入智能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平台搭建过程中,学校始终追求易用原则,使应用管理便捷,实现一键部署以及跨平台兼容。目前平台的所有应用均采用H5跨平台应用,使电脑、Pad和手机实现无缝连接。学校还根据业务的需要对平台进行智能调整,对各个应用状态进行监管,有效地干预平台的融合状态,从而实现自动扩缩容、实时监控以及紧急预警。


“智慧森林”平台的建设,给学校的管理在开放性、标准化、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带来了重大突破。例如,面对黑客的入侵,相比一般的防(杀)毒方法,学校不仅对整个平台进行外围的防(杀)毒管理,同时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开发出一套专有的防(杀)毒语言管理,实现了更深度的防御效果,给予平台更多安全保障。


二、“智慧森林”平台的应用


在二十中从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的过程中,平台的建设引导了教学模式、方法、资源以及工具的创新。在智慧校园应用平台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排课系统、中考选科、学习过程等相关信息,有效地帮助教师减轻日常教学事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在平台的综合德育管理中包含考勤系统、德育管理、校园评选以及成长树等,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在行政办公、学习资源以及校内金融中心等不同应用中,数字化校园的优势及便捷无处不在,深度融入到二十中每位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面对“智慧森林”平台未来的发展,二十中师生将着力于内容和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BI分析。通过内容挖掘对资源文档和视频中的内容和描述信息进行有效提取;通过数据挖掘服务器中保存的访问日志,获取学生产生的各种访问和交互信息;通过BI分析,对各应用系统数据进行优化分析,解析造成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现状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学校各方面进行更好的优化,进一步提升教学教育水平。带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梦想,二十中只争朝夕,开拓进取,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踏着坚实的步伐行走在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