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E教安徽·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4期 总第5574期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4期  下一期
歙县教育信息化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月志 发布日期:2018-03-20 08:49:14



 

本报讯 歙县早在2015年底就被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一直以来,歙县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积极向教育信息化倾斜,着力把教育信息化培植为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主要动力。该县强力依托四项举措,促进教育信息化在全县各校开花结果,以此助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抓实项目建设 仅2017年,该县就投入500余万元用于购置班班通设备、建设精品录播教室、智能阅卷及教育质量监测平台等项目,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奠定硬件基础。


强化技能培训 按照“县级负责学科骨干教师—片区负责工作室负责人—学校负责学科教师”分层培训模式,切实使全县教师能够熟悉运用各类教育信息化设备,真正让设备为教学科研服务。


注重日常维护 按照“县级成立中心组—片区成立运维组—学校专设信息中心”的模式成立一支富有本土特点的设备维修队伍,采用“自学摸索+实践讨论+外出取经”等方式不断提高运维队伍人员素质,确保各设备能够“随开随用”。


举办信息化主题赛事 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作品评选、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选、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微课评选等活动,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各项赛事中强化运用成果的体现与评比。与此同时,歙县还不断加强信息化工作的建章立制工作,确保全县各校都能按制度规范开展各项工作。


歙县所有中小学及教学点都已安装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实现1171个班级“班班通”全覆盖;建成在线课堂主讲教室62间、接收教室222间,实现教学点在线课堂接收设备全覆盖。全县各中小学宽带接入率100%、校园网建有率100%、师机比1.15∶1、生机比9.62∶1,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