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E教吉林·教育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3期 总第5565期 2018年03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3期  下一期
浅谈如何促进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辽源市第十四中学 宋英范 刘仁宏 发布日期:2018-03-06 14:08:15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就等于掌握了时代脉搏,如果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将迅速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公自动化、课堂教学整合化、教育管理智能化的新型模式。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制订发展目标,安排培训时间


2000年,笔者学校教师队伍年龄偏高,40岁以下的教工不到20人,懂电脑的不到10人,能熟练操作电脑的不到5人,学校只有4台计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制订了信息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从最基础的普及知识做起(例如:计算机由几个部分组成),加大培训管理力度,强化理论学习,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校领导时时宣传掌握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重要性。


教师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集中进行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而培训时间则应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每次培训学习,学校领导率先参加,检查出席情况,督查学习效果,使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训走上了规范、科学的轨道。


二、研究发展方法,合理分层实施


在确定发展目标与培训时间的基础上,学校研究出适合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培训方法,既要考虑到全员普及,又要考虑到对骨干的提高、培养;既要考虑从兴趣培训入手,又要考虑专题辅导;既要考虑到全员集中的理论讲座,又要安排分散的自我学习与个别辅导。因此,学校进行了以下三种培训。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


集中培训是指在统一时间内有目的进行的专项辅导。例如:听“计算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基础讲座、“教师如何使用常见的电教硬件”常识性辅导讲座等。


分散培训是针对一线教师授课时间不统一,个人基础不同而制定的,由学校统一规定学习内容,采取课余自我学习与课余主动找信息课教师个别辅导的形式完成学习目标,学校定期进行严格的上机考核验收。这种培训方法解决了学校集中培训时间短造成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培训质量,深受一线教师欢迎。例如:教师办公自动化专项培训中的“文字处理”“演示文稿”“电子表格”,均通过这种培训形式完成。


2.兴趣培训与专题培训


激发兴趣是引导主动学习的前提,此法对青少年学生起作用,对教师同样起作用。为了提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准,培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巧,笔者从广大教师感兴趣的多媒体电子相册制作入手,讲解并演示了多媒体电子相册的几款软件使用方法,例如:绘声绘影软件入门与提高、Flash动画电子相册的制作,使很多教师产生了浓厚兴趣。


专题培训是对广大教师进行一种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制定框架式专项技能的信息技术专门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必须掌握此种知识与技能素养,辅助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常见数码电教硬件的使用等。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教师与领导都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使之服务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3.普及培训与提高培训


普及培训是对学校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目的在于让教师们都重视与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自动化办公,达到课堂教学现代化。培训的内容一般为常识性、易学性的技能。


而提高培训则不同,它是在普及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拔高培训。提高培训是针对少数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有一定运用能力与基础、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环境的教师进行的一项信息技术应用的高级培训,目的是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水准、高技术、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上达到“专家”级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是以科班毕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和电教教师为主,同时吸收中青年“电脑迷”为辅的队伍,还是一支勇于承担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大型活动中以信息化能力展示学校风采,在教育同行中赢得“电教专家”“数码专家”称号的专业教师队伍。对于信息技术提高培训,学校制订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提高培训计划,分步分层实施,力求稳步发展,让人才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这些信息技术“高手”,在学校及辽源市的电教活动中崭露锋芒,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复杂、高难的工作,多次得到市教育部门领导的肯定及电教专家的好评。


十余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培训,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专业化能力、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线教师均会应用电子白板及电脑课件进行日常教学;职员均能用电脑进行统计量化、报表及网上云阅卷;中层以上领导均可用电脑进行讲座、汇报及总结工作;能维修电脑、制作高级数码课件、撰写电教论文的专家型教师就达30余人,在省级以上教师课件大赛中,有百人次获奖;在市级以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公开课上,有数十人获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论文大赛中,有数十人获奖;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多名教师获奖;在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奖,教师也获得了优秀指导奖。


信息技术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计算机室成为教师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常常出现教师排队等待上机的场面。


三、注重信息化投入


到2014年,学校有三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与21个多媒体教室,拥有当前较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161台,视频展台21台,交互式电子白板20台,电子图书点读机1台,接入光纤宽带网,安装了教学管理系统、网上云阅卷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教育、教学信息化。


学校拥有液晶电视、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液晶投影机,有20个教室拥有当前较先进的智慧校园教学系统,用于学校日常的教育与课堂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是教育腾飞的翅膀,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信息技术,才能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的发展,才能在此基础上重点投资、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才有希望培养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高标准新型人才。只有教师的专业化得到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才能得到发展,学校才能形成特色发展,最终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