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抓队伍建设 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智慧校园建设侧记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夏星 吴文萍 宋楠 发布日期:2018-01-09 16:00:11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秉承“一流的学校,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培养阳光、体面、幸福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用全面、优质、有特色的教育,支撑学生诚信、和谐、有个性的成长,在构建现代教育的背景下,潜心研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民办校发展之路。学校现任校长见培炎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他的言语中流露出对集团和前任校领导及教师工作的肯定,及要继续促进学校、师生持续发展的教育情怀。
如何让学校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发展之路,是见培炎校长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他向我们介绍了这三年来他带领学校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信息化也不例外。见校长知道教师的职业倦怠大多不是累的,而是被简单、重复、没有创新的工作烦的。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首先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2015年开始,学校硬件没有大的改善,但多位教师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比赛中获奖。韩巍老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金梅、刘洁玲老师获得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福州主办的“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研讨会”现场比赛一等奖。蔡霞、何池老师获得中央电化教育馆“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课例比赛一等奖,蔡霞老师同时获得现场课一等奖……
学校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在某些方面还做到了弯道超车,是学校一直坚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果。 在钻研目标和教材上下功夫 每一次评课,见校长都要讲“依纲靠本”,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读懂”教材,并关注每个学生,引导学生自己生成知识。
2016年4月,学校与湖南吉首市乾城怡海小学发起“三地四校”微课应用专题研讨活动。学校带去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课程,展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在微课应用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实践。
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个性是学校这几年一直在倡导的,在教学设计上,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把生情分析放在首位,并在教学设计上要有体现学生个性的设计。 韩巍老师在上“角的度量”一课时使用了Pad。一开始她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使用两种大小不同的小角去量大角,总感觉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在电教馆赵主任的提醒下,她让所有学生使用同一种小角,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六年级数学教师在上“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便与学科主任共同研究。根据学生情况,三位教师进行了不同的设计,比起原来所有班级用同一个教案,效果好很多。 在落实立德树人上下功夫
“数与形”举例宁夏108塔,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认识钟表”让学生欣赏故宫钟表馆艺术,科学课“流动的水”讲到了国家的水利工程,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追踪信息技术的前沿发展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面对未来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将成为新的人才基本标准。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