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E教江苏·江苏小作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2期 总第5541期 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2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小收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如东县马塘镇马丰小学六(2)班 许王瑾 发布日期:2018-01-09 15:56:13

我一直收藏的一本书叫《童年拾趣》。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作文集,作者是我,而编者是我的爸爸。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名叫《秋》的文章,慢慢品读那些略显幼稚的文字,往日时光浮现在眼前……


刚开始接触写作的我,经常因为选材问题一筹莫展。为了让我找到更多可写的素材,爸爸付出了很多:春意盎然时,带我领略万物的生机;夏日炎炎时,带我感受游泳的乐趣;秋高气爽时,带我体会田间劳作的辛苦;大雪纷飞时,带我融入白雪皑皑的世界。


三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名叫《秋》的命题作文,我不知该怎么写。见我满面愁容的样子,爸爸又一次带我走进那金色的田野,帮我寻找写作素材。置身田野中,稻子金黄金黄的,像是给田野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缎,秋风徐徐吹来,沉甸甸的稻穗便有节奏地轻轻摇晃着。再看那些在地里收割的农民伯伯,他们弓着腰,挥动着镰刀,偶尔直起背,脸上淌着汗,衣裳也透着汗水,手里却停不下来。


回到家,文字在我笔端流淌。后来,这篇作文还被老师当成范文张贴在教室。从此以后,我对写作渐渐有了兴趣。爸爸把我写的作文汇总成了一本册子,并把这篇《秋》置于首页。


今天,重温这本书集,每一页仿佛都饱含着爸爸无言的期望。多少个日夜,他端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把我近年来写的作文一字一句录入,再配以精美的图片,打印后装订成册。作为女儿,能回馈他的是将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被各级刊物发表。


这本小作文集,值得我收藏一辈子!


指导教师:邵张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