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E教山东·课堂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1期 总第5534期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1期  下一期
如何消除信息技术课中的学生基础差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昌乐县实验中学 杨宝花 发布日期:2017-12-26 11:13:28

昌乐县实验中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既有县城内的学生,也有来自各乡镇、街区的学生。由于各地基础设备、师资力量的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是参差不齐,千差万别。有些学生接触电脑已经好几年了,有些学生信息技术课却上得很少,基础相当的差,而且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上也不一样。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一部分学生早就会了,一部分学生却还没学会,还有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根本就没听懂,课堂教学无法开展,无法掌控学生进度,也很难完成课堂任务和教学目标。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课堂秩序混乱,因为那些“吃不饱”的学生经常“无事可干”,弄得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一节课下来,我筋疲力尽,课堂效果却十分的不理想。


为此,我认真梳理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做了仔细的分析,深刻反思了在教学中的问题,并且制订和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应对课堂中出现的上述问题。


一、 划分学习小组,改变评价方式


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基础好的学生帮带基础差的学生原则划分小组,采用小组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评价。在检查学生的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时,把整个小组全体成员完成情况作为最终评价结果,根据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计分,并且累计到本学期结束,依次评出本节课优胜小组、周优胜小组、月优胜小组、学期优胜小组,同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在课堂中,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会主动地帮助本组内其他同学学习,也就不会出现因为“吃不饱”而“无事可干”了,课堂也从此井然有序,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 教师主动放权,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主动下放权力,让位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预习程度上台讲解,其他同学指出其中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完善。


这样做,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当“小老师”,上台讲解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他学生也积极主动给予其评价,使课堂评价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当老师的不易,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


其次在学生自主练习时,增派多名“小老师” 巡视指导,为教师“减负”。


例如,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但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有的学生对电脑很陌生,操作时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打破小组限制,在教室中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使互助合作学习不仅限于小组内部,促进了小组与小组之间沟通交流。


三、 认真钻研教材,把学习内容融入学生生活


在授课之前,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好课,让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并深入到生活中去,教学内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画图”软件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它来设计贺卡,送给家人和朋友,这也促进了亲子沟通,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在学习“Word”时,让学生利用它写作文、写信、制作生活中的手抄报等。


这样,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习。


同时,在采取上述措施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学生其他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授课中,我就非常重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我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然后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你能否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于是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翻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动起来,最后通过学生互动交流和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再如,在讲解画蘑菇屋时,先用课件演示几幅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蘑菇屋,然后提问:画中的蘑菇屋由哪些部分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小屋?你们还能想象出什么样的房屋来?把你头脑中想象的蘑菇屋画出来吧!于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脑海里逐步形成了蘑菇屋的大致形象,然后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各自的作品。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意愿,不对学生加以限制和禁锢。由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不同,创作的作品也就形形色色,各有千秋了。


另外,我也很注意平时积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记录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喜好,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和方向,从而使自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在对个别学生特别辅导时也能有的放矢。


通过我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及学生们的努力,他们之间的差异被缩小了,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我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学期,我又接手了一批从外校来的新生,因为有了先前的经验,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不再那么被动了。


上述教学经历和体验,让我懂得了,在教育教学中只要用真情,用真心,那么自己的教学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教学道路也一定能走得更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