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安徽·微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8期 总第5510期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8期  下一期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助力数字化校园发展——歙县城关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夏 方月志 发布日期:2017-11-14 13:14:03

歙县城关小学始创于1905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老城区中心位置,是歙县规模最大的单设小学、小学教育窗口学校。学校是黄山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优秀学校、安徽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单位、第一批“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全国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建设项目学校、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实验学校。歙县城关小学始终坚持“完善制度、强化培训、技术支撑、促进交流、网络结对”20字方针强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切实让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地生根。

完善制度
助推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歙县城关小学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将学校信息管理员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和教师应用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歙县城关小学以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措的经费投入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建设、培训应用和维护等经费列入学校财政预算,加强教育信息化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在管理上坚持应用驱动原则,教师培训以主题研修和专项技能学习为内容,从教育实效出发,通过展(课堂展示应用)、评(各类评比评价)、赛(优课微课等竞赛)、研(课题、送教、结对互帮互助等活动)的方式深度融入应用信息化,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综合素养


2010年以来,学校就开始实施教师集体电子备课和网络办公。2013年,学校为所有班级配备“班班通”设备,所有教师配备办公电脑。为最大化地发挥设备的功效,歙县城关小学采用多层级、多形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一是管理者培训,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首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二是网络管理员培训,学校推荐多名网络管理员先后参加全国、全省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研修班,保证管理员时刻具备最新的信息技术水准;三是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遴选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与观摩,以保证实现“传、帮、带”;四是教师全员培训,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电子白板培训,微课制作等,培训以分组集中为主、自学为辅的形式开展。

技术支撑
巩固信息化阵地建设


学校网络建设全面铺开,接入100M宽带网,微机室、办公室所有电脑也全部入网,并在2016年初建成无线校园局域网,校园已实现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学校建立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站,设置常态窗口的同时还增设“教学科研”“教育资源”“教育技术”等栏目,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开设“视频教研平台”,链接“安徽基础教育平台”“歙县教育资源网”等资源丰富的上级网站,以保证信息资源通道顺畅便捷。学校还坚持“整理收集为主,开发制作为辅”的思路,多种渠道整合资源,对现有教育部门的资源采取“拿来主义”,即广泛收集网络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存储,并以学校教研小组为活动单位,培训教师制作课件,通过“集体备课—制作课件—上课运用—课后修正—上传分享”的方式,探索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逐步建立学科教学素材库和“主题教学”软件库,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为实施高质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2017年上半年学校建成录播室并投入使用,为“电子书包”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校通过培训与实践,让老师和学生熟练使用新的教学平台,让“电子书包”真正成为师生教学的得力助手,依托“电子书包”平台,可以实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和课后复习巩固的完美衔接,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更上一个台阶。截至日前,学校的校本资源库累计共上传教案二万余篇,多媒体素材资源近两千个,并已实现资源县域共享。

促进交流
提升信息化运用水平

2013年秋季,学校更新电子备课平台,实现了备课、建设校园资源库、在线教研和备课检查等的整合。学校利用校园OA办公系统,将校务、教务、教学、后勤管理整合在同一平台上,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老师们查阅资源文件、办理申领报修等事务显得更为便捷。2013年学校又建成网络视频教研平台,每学期将优秀课例、精品讲座等录制成视频发布在视频教研平台上,既便于网络结对学校观摩,又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实时的网络视频教研活动辐射城乡结对学校。到目前为止,该平台上已经上传了百余个视频,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现了高效低耗的现代教育教研新模式。


学校坚持“立足运用,以赛促研”的原则,每学年都会分年龄段开展教学大赛和电子白板教学大赛暨“微课教学展示活动”,以赛促研,增进交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还依托学校内成立的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远程视频教学研讨,以探讨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为主题,引领着全市的小语教学在教育资源建设的平台上再创佳绩。同时学校坚持课题引领,省级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立新型交互教学模式》、国家级课题《凌云智能备课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先后顺利结题。

网络结对
借力“长三角”推动区域发展


2012年,学校在安徽省电教馆的支持下与南京江浦实验小学签署网络结对协议,通过“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共建共享资源,通过江城结对QQ群,实现在线交流,通过互通校本资源库和电子备课平台深度参与教研。为了更好地了解两地教育现状,凸显线上交流的成果,两校还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加强线下互访,多层次沟通,再一次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共享质量。近五年两校保持每学期一次线下交流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实效,在已进行的十二次互访活动中,江浦实小的教研团队运作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双方课堂教学观摩中,移动课堂评价具有实时性,同伴互助生本课堂具有生动性,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冲击给了学校很大的启发。学校还将长三角网络结对活动辐射到本县6所中心学校,与他们建立结对关系,在全县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使苏皖两省结对与县内结对学校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结对效益,进一步体现了数字化建设的实效性。

校长寄语


在畅谈未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时,歙县城关小学校长邵春华这样说道:“教育信息化是未来‘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并储力待发,虽然学校硬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我们更重要的是以培训为抓手,以应用为目标,真正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教育教学数字化、家庭教育数字化’的工作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