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7期 总第5502期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7期  下一期
智慧课堂学习,沿途的风景也很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常州市北环路小学 恽亚青 发布日期:2017-10-31 16:19:53

常州市北环路小学于2011年启动了智慧课堂学习,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学校数字化课例已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奖项,学校的数字化交流示范活动辐射到了多个省市区。

常州北环路小学于2011年9月启动智慧课堂学习,作为一名亲历者和教科室的负责人,我既能感受到置身于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各种情绪,也能跳出具体的课堂实验,看这一段智慧课堂学习过程中发展的轨迹,去思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着眼于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故事一:原班人马
智慧课堂学习实验初期,学生初步掌握了平板电脑的使用方法,实验组的老师也在摸索如何开展智慧课堂学习。我们请来了教科院的戴晓老师进行指导,把着眼点放在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好平板、网络的特点,即平板即时显现功能、选择功能,以及资料的丰富性,来为智慧课堂学习服务。


实验实施了两三个月,我们决定开展一次较大型的活动,来推动智慧课堂学习的进程,在活动中展现我们取得的一些成效,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故事:三年级的学生在常州市虹景小学上了四年级的课文《燕子》。我们把北环的学生、平板、网络都带到了虹景小学。


此次活动取得了成功,智慧课堂给所有在场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也给我们留下很多的思考空间。我们的智慧课堂难道只是适应我们自己的学生吗?那这样的课堂适应性未免太狭窄了。教科室带领三年级的老师们,开展了学生小组学习培训。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优势与弊端,最大的问题是老师抓不住自由讨论的学生。于是我们开展了“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全校沙龙研讨。我们发现,在小组学习中给予学生任务做,能够有效解决小组学习杂乱无章的困境,小组学习单应运而生。
实验初期,我们还进行了小组学生培训:面对一张学习单,小组应如何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组长应该怎么做,组员应该怎么做,相应的分工都应该明确。教科室带领实验组的老师们进行了小组长培训。最基础的培训,就是我们手把手地告诉小组长,面对一张学习单,第一句话该怎么说,第二句话该怎么说,组员会由此产生哪些问题,有哪几种解决的方法。


作为教科室主任,我静心思考:一节智慧课堂,花费的精力如此之大,我们能否提炼出一些方法与途径呢?于是实验组的老师们坐下来梳理,初步形成了小组学习的交流模式。


故事二:带队出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参加了英特尔公司在珠海举行的华南大片区展示活动。我校的沙可老师带去一堂《金蝉脱壳》,为了保证课程的完美呈现,我们还带去四名学生进行配合。


在这次活动当中,我们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学校网络的远程控制。我们所有平台上的资源、课件等都储存在学校服务器上,在珠海的课堂上,我们只需远程接到学校服务器上,便可以轻松呈现所有储存的资源,并且进行资源的发布、交流。


环境造就人,学习促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出去上课要带着自己的学生?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在学生、实验组老师、校领导的三方会谈中,我们发现了问题——学习单的任务指向不明确。


我们邀请了省市区的专家,帮助我们一起商量对策。最终,我们解决了如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课前预学单、课中探究单、课后拓展单的研究与实施。


故事三:单枪匹马
有了比较成熟的学习单设计理念,我就拿着一堂课——《冬夜读书示子聿》单枪匹马去闯北京了。


2014年,我参加了在北京市丰台区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展示研讨会,并应邀展示了智慧课堂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我和丰师附的小孩子们一起探索陆游教子诗所蕴含的深沉情感。为争辩一个问题,大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资料,提取信息,围绕观点展开论证,选择资源,个性化阅读。小组内的分享与互动,让第一次接触小组学习的孩子们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


中小学信息技术协会副秘书长陈美玲,北京市丰台区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石群雄对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工具给予学生学习无痕的衔接,有力的支撑,是传统工具所不能达到的。这堂课获得全国中小学智慧课堂创新教学一等奖。


活动很成功,但也有很多思考。智慧课堂上的古诗教学已有了一个系列,逐渐趋于成熟。我们考虑如何在这一类课型当中提炼出学习的模式,于是产生了智慧课堂环境下古诗学习的模式,以及第一课时的学习模式等。


故事四:百家争鸣
智慧课堂学习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以及一些大型活动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平台的功能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于是,作为平台的开发部门,与分管教学部门在磨合中产生诸多矛盾。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科为技术服务还是技术为学科支持”的大争论。我们就“教学到底是为了凸显技术开发的精湛,还是为凸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了辩论、研讨。这次活动不管对于哪一方都是有收获的。


故事五:百花齐放
在技术发展较为平稳,课堂学习也探索出了一些新模式之际,我们借助一次区级公开课,把智慧课堂推向常态化教学。八节智慧课堂学习并开,全程几乎没有掉线问题,每堂课都能顺利进行。我校已经具备了常态课推广的可能。


面向全体老师推进智慧课堂的常态化,这是个艰巨的任务。我们进行了多次沙龙研讨,技术培训,专家讲座。


以分层培训为例,我们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校级层面——不断组织老师学习先进的、与智慧课堂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做好智慧课堂平台的技术培训。通过“校级展示课”、专家讲座等形式,从备课、上课、实例分析等方面,使全校老师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产生的促进作用。学科组层面——各学科实施“设计学习单”的研究,全面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为加快智慧课堂常态化进程营建良好的大环境。项目组层面——项目组成员是学校智慧课堂学习研究的核心成员,每周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可以围绕实施过程中的困惑或技术性问题展开研讨,也可以针对研究课的备课、上课进行交流和反思,为智慧课堂的不断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故事六:他山之石
我们与扬州、上海、安徽的一些小学共同结成学习体,运用我校的学习平台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我们每学期开展一次四城汇课活动,四所学校轮流展示、交流,反映教学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积累的经验。活动中也邀请各级智慧课堂研究工作的专家前来听课、评课,并进行现场指导,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动并行,实践踏实,理论积淀,行走得更有力量。


智慧课堂的成绩与评价
学校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大数据评价系统。在智慧课堂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智慧课堂学习活动生成的数据,对用户的学习轨迹进行跟踪、记录;利用个性化、可视化的反馈,洞察纷繁表象背后的教育问题;利用平台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功能,为教学提供更为科学的方向。


从关注筛选到关注促进发展,从单一的教师变为师生、乃至家长、学校管理层共同参与,变革评价主体,变革评价模式,展示学习成果,发展学生对相应知识做出关键性评判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