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E教北京·科技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6期 总第5494期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6期  下一期
构建信息时代的高效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王红 北京教育学 发布日期:2017-10-17 10:54:49

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并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北京市基础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基本达标,“十三五”时期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置工作还在稳步推进。虽然区域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置还处在进一步均衡阶段,但由于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施方面所处的阶段不同,因而出现了校际间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应用方面不均衡、不统一的现状。


面对校际间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不均衡、不统一的状况,作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我们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没有哪一种媒体设备、信息技术是全能的、智能的、完美的、无可挑剔的,它作为工具,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其次,我们要学会将学校现有的互动媒体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每一种媒体设备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的本质是亘古不变的,教学是鲜活的、互动的,是关注心灵、思维、行为的,这是技术做不到的。但是教师恰恰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来构建使之有效、高效的人文教育和课堂教学,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进入“互联网+教育”的数字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通过学习和整合资源来填补已有的数字鸿沟。


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人文精神。学校的课堂不是信息技术课,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一门学科教学中,通过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在突出学科文化、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关系
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也让课堂中的教与学更加智慧。从“一班一板”(一个班级一块电子白板、触屏一体机等)发展到“一人一板”(每人手里一个互动反馈器、平板电脑等),在突出了互动、智能、自主、个性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尤其是在撰写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既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个性空间,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需要协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平板电脑与展示屏幕互联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要展现个性化学习成果,还要强化小组间协作学习的成效。


二、基本学会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基本都停留在初级认知阶段,即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运用的层次上,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处在基本学会的阶段。
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微课的出现,让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考点等以微课的形式聚焦教材的知识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微课了解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并配合与微课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达到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的程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快乐、更个性、更智慧。


三、个性赋权与个性指导的关系
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从教育哲学意义上来说,就是“赋权”,就是“放飞学习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和认知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个性赋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兴趣地学,自主地学,有个性地学。
好的资源应该是共享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理论和学习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乃至未来的课堂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大家共同学习,教师、学生都可能成为课程的供给者,教育的跨界与协同已成为必然。互联网不仅是给学生还有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同时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自主学习,善于利用资源组织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来重组课堂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安排教学,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支持个性化发展的精准教育。


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整合信息媒体技术资源,精心设计和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将这些资源有效且高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灵动课堂,让他们去融入;为学生提供个性空间,让他们去体验;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他们去发现;为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他们去探索;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去参与;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让他们去欣赏——这样的课堂又怎能不是一节优质的好课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